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普遍较差,已严重制约职业教育的质量。本文围绕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回答了“影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最主要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是如何影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其作用机制、途径和方式是怎样的?”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又好又快地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措施。论文通过对无锡部分职业学校文化、专业和实训三类教师的调查和访谈,比较了三类教师问卷调查的有趣结果;通过解剖颇具代表性的无锡QC学校,从观念、物质和技术三个层面详细讨论了影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特点和机制。研究发现,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主要来自于专业教师在工作中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实践锻炼,离开了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和长期不懈的学习训练与实践锻炼,实践能力便无法形成。在四大方面的因素中,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最弱,社会因素对专业教师学习训练与实践锻炼的观念和动机影响重大,而学校因素则从观念、物质、技术三个层面更加直接、更加全面地为专业教师学习训练与实践锻炼提供动力、条件和方法,因而影响最大。研究还发现,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是制约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根源,而忽视技术方法的创新则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论文指出,要有效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必须抓住关键因素和重点环节,激发专业教师发展实践能力的主体活力,改善专业教师学习训练与实践锻炼的客观条件,创新专业教师学习训练与实践锻炼的方法。论文揭示了影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社会物质层面、社会技术层面、学校观念层面、学校物质层面和学校技术层面等五个方面,并就这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