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与稳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最高境界,“和”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地位也是不言自明的,它既关乎天人之辩,也是调节人伦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从古代孔子的“和为贵”与“和而不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战国时期荀子的“和则一”,直至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体系的形成,“和”文化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从来就没有间断过。08奥运在北京召开,8月8日当晚在鸟巢里上演的开幕式之文艺表演,展示了从古至今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魅力。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在世界范围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赛事,从公元前776年古奥运的发端,到公元393年古奥运的衰亡,从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到如今奥林匹克运动的辉煌,“和平”、“友谊”始终是奥林匹克运动永恒的追求,不变的宗旨。“和”文化始终贯穿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中。纵观世界历史,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和”文化是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社会文明中孕育产生的,因此,两种“和”文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在“全球化”这一社会发展趋势下,文化也以交融的方式进行着相互之间的吸纳与补充,所以,本文对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奥林匹克“和”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试图让两种“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不断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本文第一部分前言中,叙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撰写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文化产生的条件,归纳整理了中国传统“和”文化的三种主要发生关系——天人之和、人与人之和、自我和谐;第三部分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中“和”文化的产生条件及内容;第四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奥林匹克“和”文化的契合点:1.对和平的共同追求;2.“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与“参与比取胜更重要”;3.北京奥运开幕式之文艺表演——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奥林匹克“和”文化的完美融合。第五部分对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奥林匹克“和”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1.“中庸”、“不争”与“竞争”——两种参赛意识的互融;2.“共性至上原则”与“崇尚个性发展”——两种不同“和”文化的互补。论文的第六部分则道出了中国传统“和”文化对奥林匹克“和”文化的若干启示:1.“天人合一”对奥林匹克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启示;2.“人人之和”对奥林匹克运动中主要人际关系问题的启示;3.“自我和谐”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问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