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奥林匹克“和”文化的比较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yf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与稳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最高境界,“和”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地位也是不言自明的,它既关乎天人之辩,也是调节人伦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从古代孔子的“和为贵”与“和而不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战国时期荀子的“和则一”,直至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体系的形成,“和”文化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从来就没有间断过。08奥运在北京召开,8月8日当晚在鸟巢里上演的开幕式之文艺表演,展示了从古至今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魅力。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在世界范围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赛事,从公元前776年古奥运的发端,到公元393年古奥运的衰亡,从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到如今奥林匹克运动的辉煌,“和平”、“友谊”始终是奥林匹克运动永恒的追求,不变的宗旨。“和”文化始终贯穿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中。纵观世界历史,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和”文化是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社会文明中孕育产生的,因此,两种“和”文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在“全球化”这一社会发展趋势下,文化也以交融的方式进行着相互之间的吸纳与补充,所以,本文对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奥林匹克“和”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试图让两种“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不断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本文第一部分前言中,叙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撰写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文化产生的条件,归纳整理了中国传统“和”文化的三种主要发生关系——天人之和、人与人之和、自我和谐;第三部分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中“和”文化的产生条件及内容;第四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奥林匹克“和”文化的契合点:1.对和平的共同追求;2.“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与“参与比取胜更重要”;3.北京奥运开幕式之文艺表演——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奥林匹克“和”文化的完美融合。第五部分对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奥林匹克“和”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1.“中庸”、“不争”与“竞争”——两种参赛意识的互融;2.“共性至上原则”与“崇尚个性发展”——两种不同“和”文化的互补。论文的第六部分则道出了中国传统“和”文化对奥林匹克“和”文化的若干启示:1.“天人合一”对奥林匹克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启示;2.“人人之和”对奥林匹克运动中主要人际关系问题的启示;3.“自我和谐”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问题的启示。
其他文献
中国电影走产业化路径顺应了历史与时代的潮流。在这种趋势下,提供普遍的文化消费需求与观赏快感成为了大众休闲娱乐活动的一种时尚和追求。电影艺术性的审美共鸣,更多体现在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了语言的形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篇分析理论从全新的视角指导阅读教学
近年来,伴随着3D打印技术、教育机器人、树莓派等新名词的出现,“创客”一词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各行各业的人都积极投身于创客运动,其中不乏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创客理念在
在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必修课程长期存在着田径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仍以技术为主,对于田径的健身功能没有足够重视;田径课教学形式单一、教法不新颖、教材相对陈旧,考评形
本研究是关于藏族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旨在探究藏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类型,探讨动机类型、动机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关
失恋是爱情的悲剧,对于象牙塔里面未经受打击和创伤的他(她)们来说,无疑是一道难过的坎。虽然多数失恋者都能理智地看待并接受这一现实,但是也有一些人不懂得如何自我心理调
药膳调治皮肤病  郭旭光(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261400)    暑假回家,妮妮在卧室贴了张醒目的护肤食谱,如白天不定时的用红枣泡水喝,早晨给家人熬大麦粥,晚上打掺杂黑豆、黄豆、花生等的五谷豆浆,隔天炖锅银耳百合莲子粥。妞妞告诉爸爸妈妈,这是最有益美容护肤的食物,她要让爸爸妈妈永远年轻。被女儿孝心深深感动的同时,妈妈有点疑惑,这些“食物”果真有如此“神通”?  其实只要善于调理,我们日常所吃的
青少年阶段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他们多是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其心理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