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性恋现象自古有之,它从远古开始就与异性恋的主流空间产生互动,共同演绎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由于同性恋在生殖方面的特殊性,同性恋者首先面对着巨大的人伦压力,往往受到公众的鄙夷和唾弃,无法自由追寻自己的爱情。但是,社会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价值观逐渐走向多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给予同性恋者应有的尊重。
华语同性恋影片自诞生以来就不遗余力地向主流社会展现了一个同性恋的立体世界,主人公们在人性与道德边缘苦苦挣扎的生存境遇和勇敢追寻真爱的执着精神,使观影者受到强烈震撼。这些影片不仅表现了我们当代人对于长久以来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文化的反思,而且反映出它对于当事人、对于它所依附的历史本身的影响,以及作为表现者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对于这个事实的认识和态度,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华语同性恋影片进行读解:第一章首先根据病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对同性恋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再从西方和东方的文艺发展史上对同性恋的表现梳理出同性恋电影的美学渊源。第二章简要回顾了西方同性恋电影和华语同性恋影片的发展历史。第三章论述华语同性恋影片的文化内蕴,着重分析了“揭示当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对父权文化的反思”和“对真爱的探寻与追问”等三方面的主题意向。第四章分析了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关系,分别从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对立、二者的碰撞与妥协,以及同/异对立观的消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编导者们对这一现象的不同认识。第五章解读了华语同性恋影片中的重要意象,重点分析了戏曲、水、蝴蝶等意象在影片中所承载的美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