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IEC标准和电压波动与闪变国家标准,在对电压波动与闪变的基本原理的研究基础上,详细研究和分析了电压闪变值测量的数字化实现方法,提出了以数字信号处理替代传统的模拟电路的方法来实现电压闪变值测量。 在硬件系统设计上,选用TMS320VC5402(以下简称5402)为核心的DSP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谐波运算、三相不平衡度运算和电压闪变测量在采样频率、运行速度和数据保存空间容量上的矛盾。系统还带有液晶、FLASH电子硬盘、键盘等辅助设备以及与上端PDA抄表系统利用红外线、RS232和RS485接口进行数据抄表的通信接口。 在软件系统设计上,系统调度和运行基于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有效地利用了软、硬件资源,实现了高精度电能参数测量、数字信号处理、电能质量分析、同步数据保存、多通道异步串行通信等多任务系统的实时控制。系统有着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为将来系统功能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实验表明,该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性能稳定、精度高、抗电磁干扰性能强。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基于Web技术三层体系结构的电能质量监测和分析系统。分为用户端、应用层和服务器端三部分,三部分相互独立,通过网络联系起来,可以完成电能质量的数据采样、传输、处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UHVDC)能够实现超远距离大容量送电,并且其输送过程中的功率损耗较低,还具有运行方式多样、调节灵活等特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日渐提高。与常规高
弓网摩擦副工作性能受环境因素影响,其温升引起电接触材料磨损,恶劣环境会使磨损加剧,威胁行车安全。针对摩擦副温度特性的研究,对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及受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信息网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综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和基本保证。目前,随着电力信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逐步加强对电力信息网的管理、合理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稳压电源的发展和现状,简单介绍了电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可以直接进行交流/交流变换的稳压电源。 该稳压电源的主回路是在Buck-Bo
用晶闸管对感应电机进行节能控制时电机工作状态将会发生改变,状态改变对电机和控制系统本身产生一定影响。对晶闸管-感应电机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可以有效的对其过渡过程进行分析。 本文根据感应电机和晶闸管的数学模型,基于 MATLAB/SIMULINK,建立了一种晶闸管-感应电机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开发了适合不同节能控制方式的通用仿真程序,可以对不同拓扑结构下感应电机的起动、晶闸管控制断电、重合闸、调压、△
高压输电线最常见的故障是单相接地故障,由于过渡电阻的存在,传统的接地距离继电器会受其影响出现拒动或超越误动现象。因此如何提高接地距离继电器承受过渡电阻的能力,并有效地防止其超越始终是接地距离继电器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原理的新型接地距离继电器。该继电器利用U|·_(1φ) -U|·_φ(U|·_(1φ)是故障相正序电压, U|·_φ为故障相电压)作为极化电压,可以根据接地电阻的大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方法,详细论述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模型建立、算法选择及具体应用。 针对负荷惯性较大、规律较明显的地
我国电力资源与电力需求呈现逆向分布,因此建设大规模的输电通道势在必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张,因此占地面积少、单位宽度走廊输送容量大、建设成本低的同塔线路
风电场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HVDC,MMC-HVDC)向无源负荷供电对海上钻井平台等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风电场经MMC-HVDC向无源负荷供电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背靠背变换器和低电平MMC会产生大量谐波,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