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序列分类算法的地下空洞目标识别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是城市的关键基建设施,保障其安全性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而地下空洞是威胁道路安全的隐患之一。作为一种地下空间勘探方式,探地雷达在道路的日常维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波的信号,再经后期处理对信号进行成像。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地下空洞识别方法主要基于对探地雷达图像的人工判读,但人工判读对操作人员要求高且效率低下,因此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方法是探地雷达地下空洞目标识别的一个必然趋势。针对这一趋势,本文提出了使用基于时间序列分类算法的地下空洞目标识别的思路。本文首先对已采集到的实际数据集进行了分析,研究地下空洞在探地雷达图像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对已有的二维实际数据集进行了预处理和预筛选,针对探地雷达地下空洞图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能量异常检测的预筛选方法。一幅二维图像所包含的数据量较大,对后期训练不利,为了在对数据进行降维的同时保留重要信息,本文分别使用了边缘直方图描述符、方向梯度直方图和Log-Gabor滤波器对分割后的二维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向量序列,再将其分别输入到隐马尔科夫模型分类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中进行处理,通过对于识别结果的分析比较了各种算法的性能差异。相比二维的探地雷达图像,三维探地雷达图像包含了更大的信息量。本文在二维探地雷达图像的基础上,使用Gpr Max3.0生成模拟图像,对三维数据集进行了补充,设计了针对三维图像的预处理和预筛选方法,阐述并研究了两种不同的三维图像特征向量序列的构成方式,探讨、比较和分析了在不同的干扰和噪声下各种算法组合的识别率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蓬勃发展,在物流、共享出行、环卫、军事等领域内被广泛应用。为了保证无人车安全、可靠的行驶,对高精度车载组合导航系统的研究一直是无人驾驶技术中的关键。机场物流运输中要求在规定路线内无人车具有精准的导航信息,然而受机场内廊桥、隧道等环境的影响,车载传感器易受干扰,导致无法满足高精度导航的需求。如何合理地对车载传感器进行组合,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鲁棒性、容错性,为无人物流车提供持续稳定
5G和卫星物联网系统通过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将万物连接起来,其支持的用户数量庞大,频谱资源竞争激烈,多址接入技术对系统整体的容量和接入能力有重要影响。稀疏码分多址接入技术(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可以实现过载传输,然而随着过载量的提升,码字间干扰加大,系统误码性能变差,且译码复杂度极高。因此,在保证系统优良误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高阶系统的译码复杂度是一个值得
随着探索太空以及航天活动不断增加,各国对空间非合作目标,尤其是处于地球低轨上的非合作目标的位姿估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发射卫星数量逐年攀升,对高价值航天器的在轨维护、故障或失控航天器的捕获、太空碎片清理等与非合作目标位姿估计相关的需求越来越大。基于激光雷达空间非合作目标位姿估计一般需要已知非合作目标的点云模型等。首先,对激光雷达数据接收接口进行设计,并在SDK上加入对于点云库的依赖,使激光点云
基于激光雷达扫描点云的三维物体目标检测算法是自动驾驶场景感知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将直接决定自动驾驶是否能够落地。在二维图像检测较为成熟以后,深度学习从2017年进军三维物体检测,并且已经有不少三维物体检测方法崭露头角。目前较为有名的算法都可以分为两大类,Point类和Voxel类。Voxel类用体素来作为点云的表征方式,发展历程最久,但其原
在现代电子战中,利用无人机集群进行无源定位来获得目标辐射源的方位信息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当集群侦察的未知目标辐射源数目较多时,每架无人机的接收信号是多个辐射源原始信号经传输信道后的混合信号。为获得更为精准的定位信息,如何从多架无人机接收到的混合信号得到各辐射源的原始信号是一个关键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基于正则平行分解和时频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瞬时混合模型和卷积混合模型的信号分离方法。首先,针对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是一种流行的非破坏性地球勘探技术,利用天线发射的雷达波在地下不同介质间发生的反射、散射等得到目标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公路桥梁土木工程质检、地下水文素质检测、城市地下管线检测、冰川地质检测、考古等。GPR面对的工作环境是介电常数不恒定的地下土壤介质,其发射的雷达波在传播过程中不能保持直线传播,会发生无规律的散射、折射等现象,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较常出现的一类病症,被称作高胆红素症,这类病症之所以会出现,与新生儿胆红素出现异常的代谢现象有关。如果新生儿出现了异常的代谢现象就很容易使得血液中胆红素陡然升高,在这种情况下,新生儿的皮肤会出现黄疸现象。就目前来看,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相比较足月生产的胎儿而言,早产儿更容易出现黄疸现象。新生儿出现黄疸现象后,如果未能及时进行相关病症的治疗,很可能会触发较
期刊
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时产生的特殊交联纤维蛋白衍生物,D-二聚体在妊娠期随孕周增加而增加,传统用于筛查正常人群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浆D-二聚体参考值(≤0.5 mg/L)不适用于妊娠人群。因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计量单位不统一,目前尚无统一妊娠及产褥期D-二聚体正常参考值,各个地域或实验室,应通过大样本不同孕期血液样本凝血功能检测,建立自己的妊娠期不同孕周的D-二聚体参考值。现有越来越多研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的高速发展,垂直行业新型应用发展迅速,这些新型应用呈现出来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于通信的需求侧重点不同,于是人们对一个灵活的、可编程的、易扩展的通信架构有了更高的需求。网络切片技术用虚拟化的硬件系统代替专用的硬件设备,用软件定义网络使得网络的可编程性和可扩展性变强,能够更好的应对不同应用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对网络切片实施资源分配,可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用
高频地波雷达凭借着其超视距探测以及全天候工作的优良特性,在超视距预警和反低空突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高频地波雷达工作频段较低,其距离和角度分辨率较低,使单基站高频地波雷达定位精度较差。分布式高频地波雷达利用其多站同时观测的特点,具备提升高频地波雷达对目标的发现能力和定位精度的能力。本课题基于分布式高频地波雷达体制,开展基于多站多测量信息的目标定位技术研究,以提高高频地波雷达的定位精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