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银行一直是金融界甚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民营银行的出现可以打破传统银行业单一、高度垄断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倒逼传统银行加快改革,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使以规模和盈利为中心的传统银行,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尤其是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金融监管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为中国金融环境带来一系列影响和变革,这其中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受到冲击,金融行业壁垒被打破成为大势所趋,银行业即将进入一个“民营时代”。民生银行作为中国首家由民间资本组成的民营银行,自1996年成立发展至今,已由一个小型民营银行成长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成为业界的典范。本文以制度创新理论、金融抑制深化理论以及金融结构理论为基础,以中国民生银行为案例,对当前民营银行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中主要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法,对民生银行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剖析,一方面可以对民生银行当前发展状况及业务模式有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探讨了民生银行当前存在的问题,存款来源不足、业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民营银行现已试点运行,研究民生银行的运营模式对民营银行今后的成立和发展,以及民营银行未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起到一定参考作用:1.民营银行可以通过研究其设立模式、功能定位、盈利模式、业务模式这四个方面,对其发展情况有一个基本认识;2.民营银行可以走“民生银行发展模式”,选择精细化的、特色性业务;3.金融市场改革为民营银行的发展同时带来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