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种实践性、拓展性的课程。该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基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应利用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本课题就是把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材内容整理、细化和延伸,结合本地区资源和特色,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学整合起来。本文应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高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本研究历时两年,在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路桥中学进行教学研究。笔者学习和研究了生物新课程标准、校本课程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性学习等教育理论,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宝贵而有力的理论支持。在课程开发中,首先通过分析学生、教师、学校的具体情况,了解开发高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具体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通过对教材的筛选、改编和拓展,确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两个专题,编写了四章十三节高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修教材。每个章节提供背景资料,明确活动目标、活动计划和活动步骤,突出本地特色、学生参与及分析讨论。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等组对照实验的方法,即选修此课程的学生(3个班级)作为实验组,未选修的学生(3个班级)作为控制组进行教学实验。以学生的学业成绩、科学素养的变化和其他反馈信息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效果检测。 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高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2.高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使高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得更好,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教学中要及时记录、反思并总结。2.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恰当,既不能包办,也不能放任不管,针对课堂外的活动更难管理的特点,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并实施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