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理论视角上以科尔曼关于有效规范的需求条件和实现条件为基点,回顾已有文献,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访谈材料,把农村社区矫正存在问题归结为规范的需求及规范缺失的矛盾现状,探索性的利用定量研究分析影响农村社区矫正规范实现的影响因素,把众多研究问题归纳为中国农村社区矫正规范这一本质性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导论,简要说明中国农村社区矫正规范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一方面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梳理了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以及实践演变。同时,列举和探讨几种地方性社区矫正模式的特点。另一方面,采用文献回顾、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回顾西方犯罪社会学关于规范理论的应用以及现存中国农村社区矫正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综合评述。第二部分是科尔曼有效规范的理论框架构建。在简要回顾古典时期理论学家对规范理论界定的基础上,引出了科尔曼对规范概念的反思和修正。然后指出科尔曼有效规范理论实现了宏观到微观的转化。最后结合中国农村社区矫正的研究,聚焦于对有效规范的需求和实现条件的阐述,并总结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是基于访谈材料分析湖北省农村社区矫正实践经验以及存在问题。结合有效规范的理论视角,提炼以下几个主题:即社区矫正执法效力低导致社区矫正对象行动权利转让失效或者错位;矫正误读以及经费匮乏使有效赏罚措施的缺失;职能弱化导致封闭性系统难以形成;缺少部门间的协调和参与无法达成众人共同执行赏罚措施。第四部分是基于有效规范实现条件的探索性定量分析。首先借鉴西方社区矫正领域实证分析对变量的选择、测量以及操作化进行说明。其次对影响农村社区矫正有效规范实现条件的因素分为三个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显著的自变量加以解释说明。最后,对农村和城市社区矫正有效规范实现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对比研究。第五部分是研究总结。总结本研究的结论:一是农村社区矫正需要规范而现存规范的缺失和不完善导致规范真空或者失调;二是农村社区矫正规范的实现需要定的条件,主要是确保有效规范实施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以及支持其实现的社会关系,并进一步阐述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