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历史进程的推进和消费意识形态在中国的蔓延,“日常生活审美化”正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方式,并以其当下性和切身性受到普遍关注。在消费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审美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日常化与市场化日渐明显,审美观念与审美实践也随之滋生出纷繁复杂的矛盾与问题。鉴于虚拟性对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带来的根本性改变,为日常生活世界的审美化拓展了前所未有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同时给日常生活审美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因而本文着力从虚拟性的角度来把握和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以期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引导。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与表征。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主导逻辑,“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消费社会的中心特征呈现,以消费文化为具体的历史语境。“虚拟性”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核心表征,主要包涵符号虚拟的生活方式和数字虚拟的生存空间两个层面。第二部分论证了虚拟性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响。虚拟性在使大众享受“超现实”的审美世界的同时,也使一部分大众陷入虚拟性带来的各种迷障中,受其制约。大众必须坚守好自身的主体性,以人的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控制工具理性和感性欲望,在彰显虚拟性正面的解放力量的同时,对其展开审美的批判。第三部分以个案研究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的虚拟性审美。分别以影像世界、赛博空间和身体审美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它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积极的建构意义。影视艺术通过运用虚拟性技术,使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视觉狂欢;赛博空间为大众构建了拟真的审美世界,使大众热衷于从现实社会移居于此;身体在消费社会中成为最美的消费品,大众对身体的管理和建构使身体美学成为理论关注的新视点。本文从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现状出发,以“虚拟性”为切入口,从冲突中发掘契机寻求融合,寻得人的主体性建设的根本性意义。人类惟有以自身的主体性战胜审美的异化,在日常世界中保留人的丰富的精神性和超越的自由性,重构主体的批判意识,确立审美精神中应有的自由和民主,才能真正享有审美化的日常生活,才能使“日常生活审美化”走向真正的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