ηc电磁产生形状因子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xiao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基于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有效理论(NRQCD)研究了重夸克偶素产生过程γγ?→ηc形状因子的相对论修正。NRQCD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量子色动力学低能有效场论,它可以用来研究重夸克偶素的产生和湮灭过程。NRQCD因子化定理把一个过程因子化成一系列短程系数和长程矩阵元的乘积。其中短程系数包含了标度大于mQ部分的贡献,而小于此标度的贡献被归入非微扰的长程矩阵元。短程系数可以进行微扰计算,因此可以按耦合常数展开。而各个长程矩阵元是按重夸克偶素系统里面重夸克的特征速度υ展开的。这样NRQCD因子化公式就把一个产生过程的振幅或者截面按耦合常数和特征速度做双重展开。具体计算到哪一阶需要根据精度要求以及展开级数的收敛性来决定。本论文计算了γγ?→ηc形状因子领头阶矩阵元对应的短程系数(F)以及次领头阶矩阵元对应的短程系数(G)。其中该过程的F目前在文献已经计算到了两圈图,并结合实验做了唯象讨论。结果表明仅仅考虑相对论修正的领头阶贡献尚不能跟实验取得一致。为了检验 NRQCD因子化公式的正确性以及预言能力,利用因子化理论领域常用的匹配方法,本论文研究了该过程的次领头阶矩阵元对应的短程系数G,我们把G计算到微扰展开的次领头阶(也就是一圈图阶)。结合F和G并通过适当的选择输入参数做了详尽的唯象分析和讨论。此外论文也研究了γγ?→ηb的形状因子,未来实验可以检验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从而检验NRQCD理论。  论文的计算过程中,利用高能软件包 FeynArts生成费曼图并生产费曼振幅;利用FeynCalc进行Dirac矩阵求积、Lorentz指标缩并以及化简表达式;利用Apart和FIRE软件包对圈图振幅进行张量约化;最后一圈图振幅只包含一些简单的标量圈积分,通过计算这些圈积分就最终得到了过程的振幅表达式。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性,我们对一些已有经典过程重新进行了计算,这其中包括:J/ψ→e+e?,ηc→γγ,e+e?→ηc+γ的αs及αsυ2修正,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一致。
其他文献
上转换发光材料,即具有从低能级通过吸收光子而发光的新材料,这种材料的制备及其特性描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经过稀土掺杂的晶体、玻璃和陶瓷被认为是潜在的上转换
本文主要讨论了由Fe73.5Cu1Nb3Si13.5B9和Fe76Si7.6B9.5P5C1.9两种组分组成的复合结构磁芯的非对称巨磁阻抗(AGMI)效应,包括以下两种磁芯,一种磁芯是中间为具有宽线性巨磁阻抗(
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BEC)是一种非线性物理现象,具有十分广泛实际用途,如芯片技术、精密测量和纳米技术等。在平均场近似下,利用Gross-Pitaevskii方程(又称,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来描
自1996年光子晶体光纤(PCF)问世以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光子晶体光纤在非线性光学、光电子学以及光通信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光子晶体光纤理论分析和拉制方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