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条件,众所周知,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近些年来,资源的过度消耗已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短缺。为了生存和发展,节约资源成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选择。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三大能源消耗大户之一。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业必须走节能道路。施工现场作为建筑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场地,也必须走节约道路,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目前施工管理的现状和趋势的了解,阐述了节约型管理体系的原理,分析了节约型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节约资源管理、新科技管理及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等基本要素,建立了基于节约型的施工管理体系。在对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影响要素进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根据具体工程背景,进行了节约型分析评价。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分析了节约型施工管理体系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二部分为节约型管理的原理。首先简述了对节约型管理体系的认识和特点,再分析了节约型施工管理体系的原理,最后提出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三部分为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内容,分别从综合管理、节约资源管理、新科技管理和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其中综合管理从节约管理制度流程、组织机构、责任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节约资源管理包括节约材料、节约用地、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新科技管理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包括固体垃圾处理和液体垃圾处理。第四部分为节约型管理评价体系。根据节约型施工管理指标体系的原则,从综合管理能力指标、节约资源管理能力指标、新科技能力指标和综合处理能力指标四个基准层面,提出了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该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模型,并简述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方法和步骤。第五部分为工程实例。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大楼为例,首先对工程进行概述,再阐述了本工程节约型管理的主要内容,最后对工程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获得良好的评价结果。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