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新闻的传播效果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tai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势头,各级电视台为求自身发展而开展的频道竞争、栏目竞争便呈现越演越烈之势,电视界相继出现了情感热、娱乐热、谈话热、益智热和选秀热等。然而这些“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电视同质化的趋势,同时电视作为新闻传媒的特性也越来越被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媒体人提出了“新闻立台”的改革主张,由此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新闻形式,“民生新闻”便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观众的喜爱,也是目前学界和业界共同给予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在这些民生新闻报道的多样形式中,一种以民众自拍的DV片段为基础报道素材,再经过电视台的专业编辑加工成新闻的栏目形式在荧幕上异常火爆。这种普通民众变身传播者,继而关注自身群体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新的民生新闻形式受到多方青睐,赢得较高的收视率。在这种情况下,DV新闻节目对社会的舆论引导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就更容易被放大,因此媒体的责任就更加重大。随着各个城市DV节目数量的增多,在社会上所引起的传播效果研究就提上了日程,本文致力于DV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此传播效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受众的传播效果,而是将研究范围扩大至DV新闻这种品牌栏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果。文中的个案分析引入一些采用DV新闻素材较多的电视台的例子,大多引用的例子来自河南范围内的一些地面频道,首先是因为资料收集的便利,其次是因为目前的DV新闻栏目大多集中在这些地面频道,这样的例子更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必然有其受欢迎和受争议的两面性,分析DV新闻各方面的传播效果有助于其规避缺陷,将优势发扬并扩大,有助于这类节目的改革与创新。
其他文献
危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席卷了中国报业,尤其是市场化发展较为成熟的都市类报纸,纸价高企、销量下降、广告萎缩是摆在各家都市报社面前的现实问题。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都市报必
期刊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了话语权,人人都可能成为话语主导者,人人都可能变成话语盲从者或跟随者。微信作为自媒体平台,也是谣言滋生传播之地。微信谣言在自媒体时代的效应及影响极
知识分子与现代媒介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两者的互动,是思想观念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自传媒近代诞生开始,这种借由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