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视野来评价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变化对视功能影响的意义。方法:选择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2月~2009年2月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和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PCACG)并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中、晚期患者198例(198只眼)。利用Humphrey750型计算机自动视野计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运用central 30-2程序检测视野。利用进展期青光眼干预研究(AGIS)计分标准进行视野评分,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视野进展组和视野平稳组。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12个月时的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与术前相应指标的变化,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①术后视野平稳组中期患者:MD绝对值及PSD均下降,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视野平稳组晚期患者:MD绝对值及PSD与术前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③术后视野进展组中期患者:MD绝对值及PSD均上升,与术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术后视野进展组晚期患者:MD绝对值上升,而PSD下降,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晚期青光眼,控制眼压至关重要,但不能以正常统计学范围的眼压值为目标,应寻找其靶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