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制导雷达极化抗干扰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chu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末制导雷达大多工作在单极化状态。针对有源干扰,主要在时域、频域、空域进行对抗,对于极化域信息利用较少。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干扰机所产生的某些有源干扰使得雷达在时域、频域和空域都难以鉴别和抑制,需要从新的方面,如极化域进行抗干扰处理。因此,利用目标和干扰间极化特征的差异来抑制干扰的极化抗干扰技术,会成为末制导雷达抗干扰的有力手段。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某基金项目,从若干个方面对末制导雷达极化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极化基础知识和信号正交性研究。本文首先对极化的定义、极化状态参数描述方法、目标极化散射特性表征方法以及三种极化测量方式进行总结,给出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其次对正交频分脉冲信号和正负斜率线性调频信号的正交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交频分脉冲信号的正交性要优于正负斜率线性调频信号。2、极化滤波技术研究。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极化滤波技术进行讨论:一为极化状态参数估计;二为极化滤波器的设计。在极化状态参数估计方面,研究了适用于自适应极化滤波器的极化相干矩阵估计及其递推估计方法,还介绍了一种频域——极化域联合估计算法。Matlab仿真验证了极化状态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在极化滤波器方面,介绍了单凹口极化滤波器、多凹口逻辑积极化滤波器以及频谱极化滤波器,对其滤波器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给出其适用范围。3、末制导雷达极化抗干扰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本文首先对末制导雷达的系统模型进行构建。针对噪声压制式干扰,分别使用正交频分脉冲信号和正负斜率线性调频信号作为发射信号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正交频分脉冲信号的极化抗干扰性能较好。其次给出不同系统交叉极化的度量方法,并对通道间交叉极化效应给干扰抑制和测角带去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理论推导了一种基于辅助天线的单脉冲雷达交叉极化角度欺骗干扰的抑制方法。首先给出单脉冲测角和交叉极化角度欺骗干扰原理,借鉴旁瓣对消方法,利用辅助天线信号与主天线和、差通道信号进行干扰极化对消。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深入研究救灾机器人井下可视导航技术有利于提升救灾机器人的可视能力、导航能力,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灾后井下环境非常复杂、多变,常规的可视导航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助力于人们开展救灾工作。只有采取更加先进的可视导航技术才能提升救灾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缩短救灾时间,减少经济损失。首先分析了灾后煤矿井下环境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可以应用哪些技术实现煤矿救灾机器人的井下可视化,最后就如何完成
火针的临床应用──附287例向师林(云南省会泽铅锌矿职工医院,654211)1985年至今,笔者采用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师怀堂教授研制的三种火针即细火针、粗火针、三头火针,在临床中治疗一些寒湿性痹证(风
进入21世纪,阿拉伯经济面临机遇更面临挑战。全球化推动了阿拉伯经济私有化、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也使阿拉伯经济受到单一化、依附化和边缘化的挑战。在全球化条件下,阿拉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70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的腰椎MRI及其195个腰椎CT椎间盘造影表现,将一致性诱发痛者归为椎间盘造影阳性,非一致
目的:观察分析开胸术后患者应用镇痛泵镇痛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284例开胸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镇痛时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护理应对策略。结果: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腹针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8~55岁,中位数35岁;病程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居住的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建筑是把传统的建筑变为智能的、可由人们操控的建筑。而智能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