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素质,农民教育决定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的未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如何把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理论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研究知识型农民的培养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揭示知识型农民的成长机理提供前期研究成果基础和重要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1、在界定人口、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知识型农民的内涵,剖析知识型农民与农村人力资源的关系,归纳和总结知识型农民的主要特征。2、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DEMATEL法,确定培养知识型农民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3、分析源于古典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指出传统木桶原理的不足,以系统论的角度建立培养知识型农民的木桶模型,并进行分析。结合木桶原理,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瓶颈进行拓展分析。4、研究知识型农民的培养机制。主要从改革农村教育投资环境、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配套构建农民生活教育体系、树立“大科普”观念,加强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推动农村的法制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培养知识型农民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