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反应出整体社会的和谐程度。家庭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类型,家庭结构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家庭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是密不可分的。随迁家庭作为一种新的家庭结构状态,是在我国社会大变迁的背景下产生的。受工业化、城市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随迁家庭数量逐年增多,且在随迁家庭中存在着一些家庭关系问题,如婆媳关系问题。家庭是人们内心最温暖的地方,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家庭是否和睦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的和谐程度也是影响巨大。家庭安定、关系良好,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和谐社会的创建与千千万万个和谐家庭的创建是分不开的。婆媳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组重要的家庭关系,婆媳关系的好坏程度对家庭的和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家庭安定和睦,创建和睦的家庭婆媳关系是基础,也是关键。本文尝试从社会工作者角度出发,就目前随迁家庭婆媳关系的现象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社工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采取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对随迁家庭婆媳关系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探究目前社会背景下随迁家庭婆媳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工作者采取何种途径帮助该类型家庭缓解婆媳关系。首先,研究者通过对德州市A社区随迁家庭婆媳关系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德州市A社区随迁家庭中婆媳关系存在较多不和睦现象,分析概括出随迁家庭婆媳关系的问题集中在日常生活、家务分工、价值观念、情感疏远、矛盾易激化扩大等方面,进而分析出导致该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代际差异影响、经济因素影响、角色认知偏差、缺乏沟通及技巧、丈夫/儿子作用的缺失。随后为进一步探究随迁家庭婆媳关系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社工以德州市A小区B家庭的婆媳关系问题为例进行了实务研究,了解了该随迁家庭婆媳关系目前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针对该家庭的具体问题,通过个案的工作方式,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该家庭进行了一定的干预介入,在该家庭各成员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对该家庭的实务干预过程,取得了不错的干预结果,提出了增强随迁老人的非正式支持系统,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在缓解婆媳关系中的作用,重视随迁家庭中丈夫/儿子作用的发挥,构建有效沟通提升沟通技巧,注重观念上的改变,一系列改善随迁家庭婆媳关系的针对性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