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情境中,自我妨碍现象十分常见。自我妨碍是指个体在评价情景之前面对可能出现的失败威胁,为了能够提高对失败做外部归因并且对成功做内部归因的机会而事先给自己的行为设置障碍,从而达到自我保护或者自我提升目的的一种策略。有关自我妨碍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大学生自我妨碍的特点与现状,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大学生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妨碍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为自我妨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积累一些资料,提供一些数据参考,并且为教育实践中减少大学生的自我妨碍提供理论的依据和新的视角。本研究采用了整群随机取样法,在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的本科生中选取有效被试745名,采用修订后的自我妨碍量表、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四分成就目标定向量表为测量工具,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妨碍三个相关因素之间的人口学特点,最后将几个因素相结合,建构出了大学生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模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修订的自我妨碍量表的信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2.大学生自我妨碍总体上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但仍然有39.6%的大学生的自我妨碍水平高于平均水平。3.方差分析显示,大学生自我妨碍的学科类别差异显著,文科显著高于理科。性别和学科类别在自我妨碍上的交互作用显著。在男生中,文科生自我妨碍显著高于理科生;在文科生中,男生自我妨碍显著高于女生。在完美主义总分和担心错误得分上性别差异显著,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个人标准维度上生源地差异显著,农村大学生个人标准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和县城大学生。在组织条理维度上性别和年级差异显著,女生的组织条理显著高于男生,大一学生的组织条理显著高于大三、大四学生。成绩趋近目标和掌握趋近目标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成绩回避目标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类别和年级的差异,男生的成绩回避目标显著高于女生,文科显著高于理科,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4.完美主义与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相关。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行动迟疑、个人标准和父母期望维度与自我妨碍有显著正相关;组织条理维度与自我妨碍有显著负相关。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与自我妨碍有显著正相关;掌握趋近目标与自我妨碍有显著负相关。5.大学生成绩趋近目标在完美主义和自我妨碍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成绩回避目标、掌握回避目标和掌握趋近目标在完美主义和自我妨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