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索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与房性心律失常(Atrial arrhythmia,AR)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研究房性心律失常的HFpEF患病率情况;房性心律失常的复杂程度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各个危险因素在两者之间的联系。以便早期进行危险因素筛查,进一步探索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治依据,根据结果进行及早干预,可有效减少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最终进展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概率,从而减少住院率及病死率。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辽宁省人民医院门诊及心内科病房就诊的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病例后,共纳入152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房性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心律失常组118例(其中将房性心律失常按照Kleiger分级[1]分为1~6级),非房性心律失常组34例。2.详细记录患者的病例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本次存在的症状、以及是否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血清学指标包括NT-pro BNP,相关超声学指标包括E/e’、e’峰、E/A、左室射血分数值(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房内径大小(Left atrial diameter,LAD),其他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动态心电图结果。在超声心动图的指导下进行HFpEF的舒张功能分级。3.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比较每组间的差距。各组得到的检测指标用均数士标准差(X±S)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房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房性心律失常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病率是否存在组间差异进行卡方检验,研究房性心律失常分级与HFpEF舒张功能分级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疾病的危险时,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房性心律失常组间数据基本资料分析显示:房性心律失常合并HFpEF组和无HFpEF组基本资料分析,组间基本资料E/e’、E/A、左房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e’峰、BMI、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房性心律失常组与正常对照组(非房性心律失常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病率比较,房性心律失常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更高(P<0.05)。3.房性心律失常分级与HFpEF的舒张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左房内径大小是房性心律失常发生HFpEF的危险因素,(OR=1.402,P=0.001)。5.房性心律失常合并HFpEF组、无HFpEF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发现年龄、e’峰、BMI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e’、E/A、左房大小、NT-Pro BNP、EF在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心律失常合并HFpEF组中左房大小、NT-Pro BNP、LVEF、E/e’、高血压例数高于无HFpEF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房性心律失常未合并HFpEF组中E/A、左房大小、LVEF、2型糖尿病例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1.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与非房性心律失常人群相比较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更高。2.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舒张功能分级与房性心律失常分级(复杂程度)相关,HFpEF舒张功能分级越高,房性心律失常分级也越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3.左心房内径的增加是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发生HFpEF的危险因素。4.房性心律失常合并HFpEF组人群中左房大小、NT-Pro BNP、LVEF、E/e’、高血压发病率高于无HFpEF人群及正常人群(无房性心律失常及无HFpEF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