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目标越来越复杂,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静校正问题就是我们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难题,静校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叠加效果的好坏和速度分析的精度。由于基于基准面下的静校正方法是把各地震道记录的反射波到达时间沿垂直方向时移一个相同的量,而速度分析取决于静校正后的道集内的一次反射波的动校正量的变化,该动校正量往往与静校正基准面的选取有关。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对固定基准面、平滑地表高程浮动基准面,平均静校正量这三种浮动基准面进行了详细的公式推导和对比研究。本文推导出了在浮动基准面上速度分析误差公式,指出基于浮动基准面上的速度分析的误差与替换层的速度成正比,与浮动基准面与水平观测面的高程差成正比,与目的层埋深成反比。同时,本文设计了几种不同类型起伏地表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基准面上速度分析的误差,验证了基于浮动基准面上的速度分析的误差比基于固定基准面上的速度分析误差小,而在浮动基准面中平均静校正量的方法最好。这对提高川东南山地地区静校正处理效果及速度分析精度,获得高品质的地震处理剖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同时,为基准面的确定、基准面静校正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本文从川东南山地实际地震资料出发,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分别进行了不同基准面下的静校正,然后又分别进行了速度分析及叠加,从实际效果的对比上看,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论。这也确定了选取基于平均静校正量方法的静校正流程在该地区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