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蚌湖重金属及氮的生物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示踪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蚌湖是鄱阳湖边缘的一个自然小湖泊,蚌湖紧邻赣江、修河和鄱阳湖西北部水域,枯水期水位低落蚌湖因天然堤坝与它们隔离成为独立封闭湖泊;丰水期赣江、修河、鄱阳湖水位上涨,水体逐渐越过堤坝进入蚌湖并逐渐连成一片水域。正是这种河流-湖泊系统的水文连通性控制着湖泊的水位变化,使得蚌湖水源在不同水位期存在差异,随之运移而来的营养盐、阴阳离子、微量元素等也存在差异,表现在湖泊水体、沉积物、水生植物的元素和同位素对环境变化产生响应。本研究以蚌湖为主线,通过阴阳离子浓度、氢氧稳定同位素、无机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蚌湖与赣江、修河水体交换情况;探讨水位变化对蚌湖水体理化参数的影响,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判断无机氮和颗粒有机质的来源以及对水位变化产生的响应;揭示蚌湖在不同水位条件下污染物扩散残留机制;并对比研究不同生态类型湖泊蚌湖(自然湖泊)及象湖(城市湖泊)的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潜在危害、无机氮及有机质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与来源分析。(1)不同生态类型湖泊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危害存在差异:蚌湖表层沉积物5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顺序为Cu>Zn>Pb>Cr>Cd,污染程度较低,Cd污染平均值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Cu的含量随年代的分布情况与沿湖的工业发展有较密切的联系。象湖表层沉积物污染最严重的是Cd;各点重金属的平均浓度顺序为Zn>Pb>Cu>Cr>As>Cd,城市湖泊Pb的污染不容忽视。两湖泊重金属浓度在深度上分布呈锯齿状,蚌湖重金属随深度增加浓度降低,而象湖不如蚌湖明显。(2)蚌湖、赣江、修河存在水体交换:蚌湖在水位上涨时期和赣江、修河的阴阳离子浓度、氢氧同位素差别不大,且蚌湖范围更宽,这是由于水位上涨时期蚌湖受纳了赣江、修河的水体,可能还有其它水源输入如鄱阳湖。而枯水期蚌湖与赣江、修河的阴阳离子浓度、氢氧稳定同位素差异很大,表明蚌湖枯水期是个独立湖泊。蚌湖、赣江、修河无机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也可以反映蚌湖与两条河流水体交换情况。枯水期蚌湖无机氮稳定同位素均为负值,而赣江修河无机氮稳定同位素均为正值,表明枯水期蚌湖与赣江、修河没有水体交换。平水期(水位上涨阶段)蚌湖无机氮稳定同位素与两条河流无机氮稳定同位素相近,同为正值,表明蚌湖水与两河流水体有交换。丰水期蚌湖、赣江、修河的氨氮稳定同位素都较负,主要来源于流域较多的雨水氨氮源,硝氮主要来源于雨水径流带入的农业氮源。平水期(水位退落阶段)蚌湖硝氮稳定同位素为负值与两河流相反,表明蚌湖水体是丰水期的滞留水体,两河流水可能没有进入蚌湖交换,而且蚌湖的硝化作用较强。(3)水位变化对蚌湖水样δ15N-NH4+、δ15N-NO3-有较大影响:蚌湖水样δ15N-NH4+、δ15N-NO3-在不同月份不同水位变化较大,不同水位条件下蚌湖无机氮稳定同位素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反映不同水位水体来源不同,丰水期和平水期(水位上涨)的水源是河流水和雨水,平水期(水位退落)和枯水期是丰水期的滞留水,同时湖泊内部的氨化硝化作用也很强。(4)有机质C和N同位素组成及C/N指示不同水位和季节有机质的来源和迁移:蚌湖季节性水位变化是影响C和N循环的主控因素,从而影响湖体有机质C和N稳定同位素组成及C/N,反映不同水位有机质来源不同。1)悬浮颗粒有机质(SPM):SPM的13C丰水期相对富集(δ13C=-27.5‰~-23.1‰),平水期(水位退落阶段)13C相对亏损(δ13C=-29.7‰~-26.8‰),枯水期δ13C=-31.7‰~-27.3‰,平水期(水位上涨阶段)13C最亏损(δ13C=-35.4‰~-30.8‰)与各水位有显著性差异。SPM的C/N随水位升高而有轻微的上升趋势,大部分样品C/N大于7。丰水期SPM主要来源于外源土壤有机质和水生植物碎屑;平水期(水位退落)湖泊的水生生物碎屑是SPM主要组成。枯水期风浪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是SPM重要组成。2)表层沉积物(SOM):SOM的δ13C随水位和季节不同而显著变化。SOM的δ13C在冬春季枯水期(δ13C=-30‰~-25.5‰)与夏秋季(δ13C=-26.5‰~-24‰)有显著差异。SOM的C/N变化很大,丰水期和平水期(水位退落阶段)C/N为2~3.5之间,比枯水期C/N为6.5~10.2和平水期(水位上涨阶段)C/N为5.7~9.2低很多,它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丰水期SOM可能以自身矿化分解为主,SPM对SOM有一定贡献;平水期(水位退落阶段)和枯水期SOM主要由衰败的水生植物贡献并且在沉降过程中降解;平水期(水位上涨阶段)可能是外来水源对表层沉积有冲刷作用而使δ13C比枯水期升高很多,外来土壤有机质和水生植物碎屑对SOM没有贡献。3)水生植物的δ13C的变化主要是季节变化:在夏季13C相对富集(δ13C=-29.2‰~-23.2‰),而在秋冬春季δ13C范围在-29.5‰~-27‰之间。水生植物的C/N在春夏季高(9.6~16.4),而秋冬季C/N是8~10。水生植物C和N循环主要受季节性的湖泊内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控制,在不同季节由于光照、温度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占主导地位的不同而引起同位素分馏。有机质颗粒(POM)的δ15N随水位变化不大,主要是季节变化。(5)不同生态类型湖泊无机氮和有机质碳氮稳定同位素差异及来源分析:根据水体无机氮δ15N和有机质δ13C、δ15N及有机C/N可以大致识别两湖泊无机氮和有机质来源。蚌湖水体无机氮(DIN)含量低,象湖DIN含量高。蚌湖水体无机氮的δ15N偏负,表现为雨水和农业肥料氮污染。象湖水体δ15N-NH4+分布范围大,两污染点δ15N-NH4+值分别为+13.5‰和+25.4‰,表现为污水输入特征,δ15N-NO3-变化主要是湖泊内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分馏所致。蚌湖表层沉积物、大型浮叶植物δ15N差别不大,结合δ13C、有机C/N可以推断水生植物是蚌湖有机质的主要来源。象湖表层沉积物δ15N、有机C/N分布范围大,δ15N在+3.6‰~+8.3‰之间,有机C/N在2.6~10.8之间,表明城市湖泊污染有机质来源广泛,两污染点表现为废水污物有机质输入特征。
其他文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髓系定向造血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正】 拉萨尔(1825—1864年)是右倾机会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的敌人。拉萨尔从各方面剽窃来的哲学观点、政治思想和经济理论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即拉萨尔主义,是彻头彻尾反馬克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或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并一期植入钛人工听骨听力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住院手术的157例(164耳)慢性化脓性
为了探究水热预处理对稻壳焦热电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不同水热温度对稻壳进行改性处理,分析了其燃料特性、官能团以及热解特性。再于550℃下热解,针对热解后的稻壳焦采用工业
<正> 美国海军架设在弗吉尼亚的可移动超视距雷达覆盖了160万平方海里的加勒比海地区,故能在反毒品战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ROTHR的扫描范围:西边从哥伦比亚海岸经尼加拉瓜和
根据Leco(莱科)、岩石热解、GC(气相色谱)和GC-MS(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开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团鱼山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油页岩的生烃潜力、有
微信投入使用以来,增强了舆论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和群际性,吸引了9亿网民参与,使移动互联下的舆论生态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微信不仅在很多公共议题上开始成为新场地、新信
<正>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近日刊载一篇马克?霍索恩的署名文章,文章标题为"曾经无处不在的‘飞鸽’逐渐从视线中消失",文章认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人力成本上升",使
加快融入杭州湾区经济,有助于环杭州湾地区的联动发展,是慈溪市委市政府主动有为,科学谋划,主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准确把握湾区经济内涵特征和演变规律,对
现阶段我国电网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面临着很大的调整,而在这个过程中电压互感器对于电压值的转变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经常会发生故障,这将会严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