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中半胱氨酰亚砜裂解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xtr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在研究香菇风味物质代谢过程中,发现香菇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产生甲醛,但是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2002年以来的出口过程中,香菇内源性甲醛引发的“香菇甲醛事件”,引起商界与消费者的疑虑以及输入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导致我国香菇出口因为“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问题屡屡受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香菇内源性甲醛生成的关键酶,为进一步阐释香菇内源性甲醛形成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参与香菇中甲醛生成的关键酶之一即半胱氨酰亚砜裂解酶(C-S lyase)为研究对象,首先优化了该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条件,然后研究了该酶的基本酶学特性,并且初步探索了酶的结构。本研究将为进一步阐明香菇内源性甲醛的生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C-S lyase分离纯化条件的优化:采用机械搅拌提取法提取20min, C-S lyase提取率较高,用时较短。用含量为25%的聚乙二醇(PEG)6000静置2h,可以去除一些不稳定杂蛋白,实现目标酶捕获,得到酶比活力高的沉淀。Hydroxyapatite柱分离目标酶的最优化条件:填充柱为φ2.6cm×8cm,流速为1mL/min,洗脱条件为0.02mol/L磷酸钠缓冲液(pH7.2)、0.2mol/L磷酸钠缓冲液(pH7.2)梯度洗脱。收集比活力含量高的酶后冷冻干燥,于-80℃保存。2、采用优化后的分离纯化方案,使C-S lyase的纯化倍数达到157.1,得率为10.7%。采用SDS-PAGE电泳测得C-S lyase中含有44.3kDa的亚基。C-S lyase中不含有丙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最多的是酪氨酸。疏水性氨基酸比例为5.18%亲水性氨基酸比例为91.4%。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得到C-S lyase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占32.68%,β-折叠占30.69%,β-转角占24.50%,无规则卷曲占12.13%。3、通过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C-S lyase与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亲和能力最强,Km为2.16±0.068mmol/L, Vmax为0.026±0.003mmol/min; C-S lyase在pH为7时活性最高;磷酸吡哆醛浓度浓度越高,酶活反应速率最高,当磷酸吡哆醛达到60μmol/L后反应速率不再升高;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温度大于40℃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70℃的高温使酶活在1.5h下降91.53%; Fe2+、Fe3+和Cu2+对C-S lyase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不同添加量的维生素C、赖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等物质对香菇中C-S lyase酶活和甲醛生成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并且外源添加的C-S lyase使甲醛含量升高,表明香菇中C-S lyase与甲醛的形成具有很直接的相关性。由此推测可以通过调控香菇子实体内C-S lyase的酶活性达到控制甲醛的形成。
其他文献
在缸内直喷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上开展了压缩比为8、10、12和14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压缩比对发动机性能、燃烧和排放有较大影响。压缩比增加,发动机充量系
太湖环保疏浚工程产生大量高含水率的疏浚底泥,处置不当就造成十分严重的二次污染。由于疏浚底泥重金属含量基本低于农用污染物控制标准,合理施用即可改良土壤、节约大量处置
"科学"和"民主"这两种来源于西方的文化自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得到大力倡导,至今已成为中国大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文化。然而,二者的主流地位更多地停留在表面,其精神实质往往没有为中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间作不同绿肥作物及不同翻压措施对玉米产量、经济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年玉米间作草木樨压青处理
本文从多种植物中提取防紫外整理剂,通过测量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优选出几种植物提取液备用。通过对植物提取液的复配,得到具有广谱防紫外线性能的防紫外整理剂。利用微胶
以苯乙烯为单体、丙烯酸为功能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加入自制的纳米Fe3O4磁流体,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制备出聚(苯乙烯-丙烯酸)磁性高分子微球。采用XRD、FT-
苎麻织物因优秀的吸湿散湿性、抗菌功能及特殊的布面风格而备受青睐,但同时它在保形性、舒适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因此对苎麻织物的整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羊毛角蛋白作为
本文以史书中所记载晋代“驺虞幡”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史籍中关于这一旗帜的不同称呼为切入点,力图纠正一个人们误解已久的问题,并通过此问题探析历史发展的某种规律。全文
脉冲涡流无损检测作为常用的五种无损检测方法中的涡流检测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频率丰富、操作简单、低成本等特点,成为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国内尚不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缺
自2007年寨卡病毒在密克罗尼西亚爆发以来,该病毒已经在太平洋和美洲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寨卡病毒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难题.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孕妇和胎儿畸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