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面临着PM2.5和臭氧(O3)为特征的区域复合型污染,因此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PM2.5和O3的共同前体物而受到了政府、企业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和地方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工业涂装都被列为VOCs排放管控的重点行业。上海市已经制定了汽车、船舶和家具制造业涉及涂装工序的排放标准,但是针对其他工业涂装工序尚未发布专门的排放标准。论文基于行业调研、现场实测和模型模拟对上海市重点工业涂装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控制标准体系展开研究,并对工业涂装工序综合环境效益展开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了上海市涉及涂装的主要八个行业共计71 1家规模以上的工业涂装企业,分别从涂料使用情况和VOCs排放情况展开分析。从涂料使用情况来看,虽然家具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源头环保型涂料替代比例逐步提高,但上海市工业涂装行业整体上还是以溶剂型涂料为主;从VOCs排放量占比上看,上海市针对船舶制造、汽车制造和家具制造这三个行业制定排放标准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但同时应该注意单位产值VOCs排放量高的行业,比如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和设备制造业等。(2)从行业分类和涂料性质两方面调研了美国SPECIATE数据库中涉及工业涂装行业的VOCs排放情况;对上海市重点工业涂装行业的VOCs排放特征进行实测和调研,发现工业涂装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以芳香烃、含氧VOCs和卤代烃为主,基于特征污染物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值与实测浓度,研究筛选了需重点管控的反应活性强的有机污染物。(3)通过资料调研、模型分析和现场监测,对工业涂装控制标准体系中源头控制指标、过程控制指标、末端治理效率指标和现场监控指标进行了研究。基于比较分析,提出源头控制指标上采用国家强制性标准或国家推荐性标准;研究了局部废气收集效率与集气罩距离污染源位置的关系;实测了上海市工业涂装企业主要处理技术的处理效率,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比分析VOCs表征方法和排放控制指标,提出了标准体系的建议。(4)基于跨介质环境污染分析的方法,选取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POCP)评估方法和霾污染生成潜势(HPCP)评估方法进行评价;结合实测和调研数据,基于不同替代技术和治理情景,分析了源头替代和末端处理技术的综合环境效益,为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