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癫痫诊断及与假性发作鉴别中的价值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d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癫痫发作、假性发作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在癫痫、假性发作诊断及二者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癫痫组、假性发作组及同期体检者的健康对照组各30例,收集癫痫发作,假性发作后24小时内(Ⅰ期)、72小时内(Ⅱ期)、一周内(Ⅲ期)、二周内(Ⅳ期)血液标本,对照组只收集一次。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NSE、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S100B蛋白,观察癫痫组、假性发作组及正常对照组的两个生化指标动态变化,结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癫痫组平均年龄32.1±14.6岁,假性发作组平均年龄35.3±17.2岁,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33.9±11.4岁,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0.35, P>0.05)。   癫痫组性别比男/女为17/13,假性发作组性别比男/女为13/17,,正常对照组男/女为18/1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1.85, P>0.05)。   组间比较:1.血清S100B蛋白、NSE在癫痫患者痫性发作Ⅰ期、Ⅱ期明显升高,与假性发作组对应时期、对照组相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癫痫组Ⅲ期、Ⅳ期与假性发作组对应时期、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假性发作组各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内比较:1.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在癫痫发作组Ⅰ期、Ⅱ期较Ⅲ期、Ⅳ期明显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Ⅰ期与Ⅱ期比较、Ⅲ期与Ⅳ期比较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假性发作组组内各期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癫痫发作72小时内血清S100B蛋白、NSE升高,对于癫痫的诊断,以及与假性发作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癫痫发作后1周以后血清S100B蛋白、NSE降至正常范围,对于癫痫发作诊断无临床意义。2.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在假性发作中无动态变化。  
其他文献
Risk management has always been important, but continues to grow as human systems develop.The past two decades have seen impressiv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s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