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派钢琴音乐中的民族魂——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民族风格探析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ife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邦与李斯特是欧洲音乐史上十九世纪浪漫乐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因为在浩瀚的钢琴领域上创作出众多艺术精品,而备受人们瞩目和爱戴,并分别称他们作"钢琴诗人"与"钢琴之王".在他们钢琴音乐的创作中,融入了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深深眷恋,本民族民间音乐被他们在作品中运用得淋漓尽致.该文试图通过对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中民族风格的探析,把握他们钢琴音乐中的民族风格,更深刻了解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这对于借鉴和"拿来"世界钢琴音乐的精髓,丰富和发展中国钢琴音乐及整个中国民族音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总的对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进行比较.首先概述肖邦与李斯特两人真挚的友谊,然后从性格、精神血缘关系、整体风格、体裁等方面对二人钢琴音乐进行比较研究.第二章是全文的重点论述部分.从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民族风格产生的背景、如何对本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加工和提炼、各自民族风格特征、最能体现各自民族风格的音乐体裁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三章为结论部分.总结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异同,并阐述他们钢琴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对欧洲音乐发展的影响,以及给中国音乐发展的启示.
其他文献
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加强,桥梁是多数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构筑物,进而确保在江河湖海上架设高速公路,实现不同地方的有效连通,方便人们的出行.然
油画作为西方异质文化传入中国,历经明清两朝而未能进入中国主流文化;在内忧外患的近代几十年间,经过油画留学生的扶桑东瀛与西天取经,孜疑义求学成批回归,油画才得以神话般
在进行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普遍会存在一些质量通病,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错手对其进行预防和处理,降低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概率,使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公路桥梁工程项目逐渐增多,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公路桥梁的施工效率.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优先选用钻孔灌
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背景 下,交通网络建设日趋完善.交通量的不断发展也对高速公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早期的高速公路通常是两车道和四车道为主.交通量的不断增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第四代导演谢飞的电影艺术.谢飞是第四代导演的杰出代表,是90年代以来取得较大成就、颇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导演.多年来,谢飞一直坚持于拍摄艺术电影,形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公路工程作业计划高效实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完成公路路基排水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与之相关的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则需要加强
在现代化建设中开始逐渐广泛地应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此种加固方式通过材料改良、技术优化,能够更好地提高桥梁受力部分承受能力,能够将受力结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提高
期刊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与发达的交通运输关系密切,而良好的交通运输主要依赖于精心设计的公路桥梁.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公路桥梁设计方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