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术中显微解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love_s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术前面神经3D-TOF-MRA及3D-FIESTA扫描,达到术前明确责任血管;通过术前颅脑T2像扫描,测量桥小脑角池的大小,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通过术后面神经3D-TOF-MRA扫描,评估病人的预后情况。方法我院2004-2011年共收治原发性面肌痉挛125例,其中80例术前进行了面神经MRA扫描。分析80例病人的术前、术后面神经MRA情况,判定责任血管的来源、数目、位置等,与术中所见比较;根据术后面神经出脑干端(REZ)有无可疑血管,判断病人预后。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根据术前颅脑MRI扫描T2轴位像测量桥小脑角池(CPA)的大小,与手术的难易程度做比较,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本组手术采用横切口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结果80例面肌痉挛病人术前MRA检查均发现了责任血管。单一血管者60例(占7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57例,小脑后下动脉1例,小脑上动脉1例,椎动脉1例。2根及以上责任血管者9例(占11.2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8例,小脑后下动脉+内听动脉1例。术前不能确定责任血管来源的11例。术中解剖发现:单一责任血管者59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53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小脑上动脉1例,椎动脉1例。多根血管者14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7例,内听动脉+小脑后下动脉2例,小脑前下动脉+脑干穿动脉3例,小脑前下动脉+静脉血管2例。不确定责任血管7例。经统计学分析,术前MRA检查与术中解剖发现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颅脑MRI扫描T2轴位像显示的桥小脑角池大小与年龄及手术的难易程度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术后面神经MRA检查显示REZ有无可疑血管与预后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1、原发性面肌痉挛术前面神经MRA特殊序列扫描,可以明确责任血管的情况;测量桥小脑角池的大小,可以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故术前面神经MRA检查对手术具有明确的指导价值。2、对于多支责任血管存在的情况,特别是面神经REZ存在静脉血管或脑干小穿支动脉的压迫时,术前3D-TOF-MRA尚难以准确判断。3、年龄大于40岁尤其是60岁以上的病人,桥小脑角池明显增大,有利于术中显露面神经REZ,分离垫开责任血管较容易些,使手术操作更方便。4、术后面神经3D-TOF-MRA扫描,可以了解术后责任血管的移位情况、术后面神经REZ有无可疑血管压迫等,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更可为复发病例二次手术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要求个体学会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将自主学习定为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之一,有效教学的研究聚焦于学生学会学习。然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却难以展开,除了现行教学评价
营销战略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伴随全球化竞争趋势的加剧,营销战略的研究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其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得到不断的丰富与提升,被认为是企业参与市
目的:探析在急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血液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检测所获得的诊断效果及其具备的价值。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第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新修订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条文数量增加了近一倍,体例、内
镁合金具有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以及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作为轻质结构材料引起了极大的关注。AZ31镁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商用镁合金,具有低成本、良好的铸造性能以及中等力学
<正> 部队伤病员的管理,历来是医院管理的难点之一,1997年以来,我院加强了部队门诊和住院伤病员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受到上级的肯定和部队的欢迎。2000年我院被广州军区授
我国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领域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结构的变化,为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将每一科目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
<正>卫医生:我有一个问题很想请教您,但是很难为情,有点难以启齿,可能我的观念太保守了。这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大半年了,我担心会影响夫妻关系,所以鼓足勇气来咨询这个问题。我
目前,国产挖掘机的生产仍在模仿阶段,自主研发能力匮乏且质量较国外同类产品仍有不少差距。工作装置又是挖掘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性能对整机的工作影响很大。在这种背景下,本文
“悼亡”文学作为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一个分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尤以悼亡诗词最为引人注目。悼亡诗词自《诗经》中便已初见端倪,自潘岳《悼亡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