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6165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其关键内涵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定提升。当前,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推动人类生产方式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改变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全方位变迁,在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创造就业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等多次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与实践层面的蓬勃发展和政策层面的备受关注相比,数字经济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学者们对于数字经济是否存在“索洛悖论”莫衷一是。在此背景下,明晰数字经济发展规律,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际作用,对发挥数字经济的效率提升效应,推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效率视角出发,围绕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对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技术经济特征进行阐释。以Aghion和Howitt(2009)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构建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理模型。以“连接—数据—融合”为逻辑主线,从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第二,利用国际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世界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进行测度与国际比较。构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方法测度数字经济指数,并采用核密度估计、自然断点、Moran’s I指数、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等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第三,采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测度拓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分别从宏观效率、产业效率和企业效率三个层面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作用机制与影响差异;第四,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政府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具有总量优势,但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有待提升。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东—中—西依次递减,各地区呈现多级分化特征。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均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当前数字经济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显著,不平衡性主要源自区域内差异;第二,在宏观层面,数字经济能够促进拓展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中,发达国家的作用效果优于发展中国家,国内中西部地区和低生产率地区的作用效果优于东部地区和高生产率地区。从作用机制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均能够通过改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但发达国家数字经济的技术进步效果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在中国,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属于技术效率改善型而非技术进步驱动型;第三,在产业层面,数字经济显著带动了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对农业和服务业的效率提升效应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强,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效率提升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分行业来看,数字经济促进了纺织业、电气机械和器材、专用设备等制造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服务业TFP提升,但并未对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TFP带来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农业和服务业TFP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的改进,而制造业TFP提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高技能劳动力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强化数字经济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第四,在企业层面,数字经济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前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发挥正向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成长期企业、中低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所享受的数字经济红利更为明显。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赋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呈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第一,构建了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将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中,对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层次作用机制进行理论阐释,丰富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思路;第二,揭示了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形态的发展逻辑。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提炼数字经济的内涵与本质特征,丰富了数字经济相关理论研究,为指导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第三,提出了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方法,设计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在同一标准下对世界38个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进行测算。从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价值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五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拓展了数字经济的测度研究;第四,阐明了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与影响差异。分别从宏观效率、产业效率和企业效率方面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与影响差异,为明确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数字经济“索洛悖论”相关研究。
其他文献
细胞焦亡是一种炎性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大脑里的小胶质细胞焦亡以及它的调控机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清楚。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系统地阐述小胶质细胞焦亡的各项特征,以及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对小胶质细胞焦亡发挥的重要调控机制。经研究发现,IL-10敲除的小胶质细胞在脂多糖(LPS)的刺激下展现了多种细胞焦亡特征性的指标,包括活性的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染色,碘化丙啶的膜通透性增强
新疆地处干旱内陆带,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耦合影响下,新疆旱灾产生损失呈扩大趋势。草地生态系统极为敏感和脆弱,且草地物候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但目前关于新疆草地物候对干旱事件响应尚未开展详细调查。本文以新疆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参数提取、机器学习、模型模拟、时间序列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厘清新疆近60年(1960~2019年)干湿状况与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和年际波动情况,掌握新疆气象干旱(
胍基乙酸(guanidineacetic acid,GAA)是动物合成肌酸的唯一前体物,在动物能量代谢中具有积极意义。胍基乙酸对畜禽生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有较广泛的研究。GAA对牛、羊等反刍家畜的生产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牛羊增重、饲料转化效率,但是,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仍不能很好地解释GAA产生的促增重、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继续针对GAA影响动物代谢作用机制开展深入研究。
枣树兼具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新疆枣树种植面积已达50万公顷,占新疆果树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日益扩大的枣林种植面积加剧了干旱区的林水矛盾,且枣林的生态效益还未探明。对干旱区枣林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及水碳通量的研究,是缓解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合理调节当地温室效应的核心内容。本文使用涡度协方差(Eddy covariance,EC)技术和辅助观测仪器,在干旱区滴灌枣林开展为期两年(2018年、2019年)的田
2017年5月,我国政府印发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进行了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外国消费者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见,尤其针对国外消费者对我国果蔬产品评价的系统深入研究更少,这种研究状况与我国果蔬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很不相称。中国国家形象在世界上褒贬不一,同时对中国产品形象认同度普遍较低,即便是
地下灌溉可提高深根系果树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根据现有果树地下灌溉技术及灌水器的优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干旱区林果的新型果树根灌器,为了使灌溉后的湿润体特征与果树根系的环状分布特征更接近,且在不同压强范围内的出流流量更稳定,本文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果树根灌器进行了设计,并对其入渗特征、水力性能、消能机理、流量预测、流道参数优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了根灌器的设计准则及
绵羊的祖先最初是由野生盘羊驯化而来的,然而为适宜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不同的绵羊群体都会在生长发育和生产性状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我国吐鲁番地区以其独有的酷热气候而闻名素有“火州”之称,其夏季平均气温可在31℃以上,中午最热时常会超过40℃,这种极端高温环境会使得绵羊的生化、生理功能和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对其免疫、生长、繁殖和生产性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吐鲁番黑羊作为当地特有的绵羊品种,对吐鲁
在化肥持续减量的新要求下,阐明减氮对北疆棉田土壤理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控机制和棉花的产量效应,以期为北疆棉田氮肥高效利用和棉花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本研究基于新疆棉花常规一膜六行(66 cm+10 cm)膜下滴灌的宽窄行栽培模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在北疆棉区开展田间试验,以新农大棉4号为研究材料,设置了常规施氮(375 kg/hm~2,
针对连作棉田棉花黄萎病日趋加重、棉秆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直接还田弊端凸显等问题,开展了虫菌复合技术转化棉秆还田对棉花生长发育及黄萎病发生的影响研究,探究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 Lewis)生物转化棉秆及虫砂(昆虫的排泄物,颗粒较大的称为虫砂)还田的潜力、带菌棉秆及虫砂还田对棉花黄萎病发生的风险评价和虫砂与生防菌相结合防控棉花黄萎病的可行性。优化并验证虫菌复合技术转化棉
脂肪肝是哺乳动物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严重影响了哺乳动物的机体健康,对某些哺乳类家畜、宠物、特种经济动物而言,由于高能量日粮摄入过多或机体自身代谢问题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影响动物机体健康。因此探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从而发掘治疗脂肪肝的靶点,对相关畜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大鼠、小鼠肝细胞、奶牛为研究对象,探究早期脂肪肝对肝脏脂质代谢和机体免疫的影响,以期为易患脂肪肝的哺乳类家畜、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