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林业的不断发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综合效益的评价研究工作变得迫切而重要。中国是世界上受血吸虫病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血吸虫病的蔓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妨碍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彭镇华教授为代表的一批林业专家在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兴林抑螺”的设想,将灭螺防病的目标和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林业血防工程由此在全国展开。安徽省是我国最早开展血防林建设的省份,为了检验血防林建设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益,本文对安徽省血防林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综合效益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本文首先从建设背景、发展过程和现状三个方面对安徽省血防林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重点介绍了血防林工程的建设现状。接着以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遵循系统性、全面性等原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专家意见等方法构建了血防林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到的指标体系由目标层、状态层、指标层3个层次组成,具体包括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共10个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了效益分析,从定性角度说明了安徽省血防林建设的综合效益。然后,以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选取安庆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收集相关数据,综合运用替代市场法、模拟市场法和直接市场法等方法对安庆市血防林建设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安庆市血防林建设的综合效益达到了113546.44万元/a,效益水平整体良好,综合效益中社会效益比重最大,生态效益次之,经济效益比重最小。最后结合安徽省血防林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综合效益的评价结果对安徽省血防林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为进一步开展血防林建设工作和提高其综合效益水平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