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开展对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的研究,旨在观察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作用规律,为本病寻找一种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经济实用、易于推广的中医特色疗法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入选病例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1次/天,每10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总结其疗效;对照组口服西比灵10mg/次,1次/晚,睡前口服,每10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总结其疗效。观察两组患者TCD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症状积分的变化,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后,两组TCD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症状积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可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流速度,改善循环,降低全血粘度,且其临床使用较为安全,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法疗效确切,立法有据,操作简单,且费用低、风险小、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开展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