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炼铁(火用)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ello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3%~14%。在钢铁企业能源消耗中,炼铁系统(烧结、焦化、高炉工序)的能耗居首位,占钢铁企业总能耗的70%,其中,高炉能耗占50%。因此,高炉工序的节能是钢铁企业贯彻节能减排政策的首要任务。本文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运用(?)分析方法,对高炉炼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能量分析,为高炉节能降低成本提供重要的参考。(?)分析模型分白箱模型和黑箱模型,白箱模型是一种精细模型。本文采用白箱模型分析方法,对高炉内的各个用能过程逐个进行剖析。根据炼铁基础知识,在高炉配料计算和物料平衡计算的基础上,详细求解各化学反应过程的反应(?)及不可逆(?)损失、炉内传热不可逆(?)损失、燃烧不可逆(?)损失等,建立了高炉白箱(?)分析模型;根据所建立的(?)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损失的环节及因素,得到了高炉(?)效率为33.2%,内部(?)损失为42.62%(主要是燃烧不可逆损失和反应不可逆损失),外部(?)损失为16.81%;分析了矿石品位、鼓风温度、湿度、焦比、煤比等因素对(?)损失的影响关系。以鞍钢11号高炉实际生产数据为依据,在高炉白箱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以高炉(?)损失最小为目标,以物料平衡、(?)平衡、渣平衡及高炉操作线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鞍钢11号高炉优化模型;运用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在最小(?)损失条件下的最佳配料、焦比、煤比等工艺参数;通过与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证明了高炉白箱(?)分析模型和优化模型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渗透汽化(PV)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为纯物理过程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污染环境,容易与生化及化学反应过程相集成,工艺先进、能耗低和极高的分离效率,
换热管内结垢问题对换热器换热性能有很大影响,液固两相流有较强的除垢防垢及强化传热作用。在综合分析现有多相流应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管内插椭球体强化液固两相流技术。本
人体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是由肠道中巨大的微生物库与人体之间构成的,使得人体处在一个动态平衡之中,从而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这种平衡被破坏,菌群出现失调,将会引发大量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我国传统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本研究选用太平洋牡蛎为材料提取水溶性多糖,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以及体内、体外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为牡蛎多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本实验采用热水浸提、等电点沉淀蛋白质、酶解及超滤等步骤分离提取牡蛎多糖(CGPS-1)。所得牡蛎多糖的分子量经分子筛层析测定为6.5×106 Da。利用单糖衍生方法分析其
铝电解工艺中,强大的电流通过铝电解槽产生磁场,磁场分布将直接影响到熔体流动状态,而熔体流动,特别是电解质/铝液界面波动,对铝电解槽的生产操作、能耗、电流效率及电解槽寿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能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造成的污染和环境问题也同样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压力。我国在现阶段的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为能源品种较为单一、
本文主要研究隔热纤维结构在高温情况下的绝热特性。建立了纤维结构内部固体导热,气体导热,对流换热以及辐射换热四种效应耦合作用的数理模型;对纤维结构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