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例证分析法和访谈法等,借助资料查阅、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及与其他教师的交流等途径,从多角度对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考察,把国内外对职业道德教育内涵的理解相结合,并对目前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既不是如大众眼中那么糟糕,也不是全然无问题,而是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职业道德认识水平较高,而实践能力较低。2、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情感,但缺乏职业品德意志。3、对职业道德的地位与作用较认同对职业道德时效性信心不足。4、对本行业的具体职业道德规范了解较少。高职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存在以上这些问题,由此推知,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自然存在问题,那么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忽视专业特征,2、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理念的片面,3、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单一,4、高职学校缺乏科学的职业道德考评机制,5、高职学校教师榜样力量弱化几方面。那么,影响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主要包括:社会大环境、高职学校自身因素、用人单位态度、家庭因素、已进入职业阶段的同辈群体、我国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研究认为应在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针对各类型生源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三个大方面的对策来解决当前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1、积极应对学校外部因素的影响,具体对策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实施企业化的职业道德教育;2、正视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体对策有:尊重关爱学生、融化心灵之冰,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优化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主要对策有: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完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更新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及途径,建构发展性评价观,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