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约束混凝土抗侵彻性能与机理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在遮弹层和防护墙等防护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约束混凝土在抗弹方面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针对现有约束混凝土抗侵彻研究的严重不足,开展钢管约束混凝土抗侵彻性能和机理研究,包括侵彻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本文的研究为遮弹层和防护墙等防护结构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军事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进行了12.7mm硬芯枪弹打击钢管约束混凝土靶的侵彻试验,研究了弹着点偏心、撞击速度、钢管直径和壁厚对靶体抗侵彻性能的影响以及钢管约束混凝土靶的抗多发打击性能。结果表明:弹丸侵彻下靶体迎弹面混凝土表现出裂纹-粉碎响应模式;弹丸偏心会导致侵深小幅度增加,偏心较大时钢管易产生鼓曲和撕裂等现象;撞击速度越大,侵深增加的越明显;钢管直径越小、壁厚越大,靶体的抗侵彻能力越强,但壁厚太小靶体易发生无效防护,壁厚过厚侵深减小不明显,经济性差;对于本文试验用钢管约束混凝土靶,单发侵深较半无限靶可减小20%;小直径钢管约束混凝土靶能有效抵抗3发打击,在最终侵深和靶体损伤等方面都优于半无限靶。2、在侵彻试验基础上,运用ANSYS/LS-DYNA开展了钢管约束混凝土靶抗侵彻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弹丸的侵入,靶体混凝土损伤大致可分为形成漏斗坑阶段和隧道区侵彻阶段;混凝土应力区域的扩展在侵彻初期同半无限靶,呈半球形向下扩展,后来由于钢管的约束作用逐渐形成近似平面波向下扩展;钢管壁单元环向应力远大于径向应力,钢管应力响应与混凝土基本同步,对于给定截面,当弹丸侵彻到该截面位置时钢管约束作用最大;对本文试验所用弹丸和速度(820m/s左右),当靶径/弹径比大于31.9时,靶体可以作为半无限靶看待。3、针对现有刚性弹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侵深公式对钢管约束混凝土靶的不适用性,基于Forrestal侵深模型,结合硬芯枪弹侵彻钢管约束混凝土靶的特点,建立了与钢管约束刚度相关的侵深预测公式,与本文试验结果和文献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所建立的侵深公式能较为准确地预测钢管约束混凝土靶抗硬芯枪弹单发和多发打击侵深。本文研究表明,钢管约束混凝土具有优越的抗单发和多发打击性能,具体表现在能有效减小靶体混凝土损伤范围和弹丸侵深;在进行靶体设计时需综合考虑抗弹性能和经济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即进行优化设计。
其他文献
桩基做为一种最古老的基础工程形式,在现代化阶段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桩基技术的发展和施工工艺的推陈出新,桩基础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形式,桩基础在设计和施工中
空间结构在最近二十多年中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倍受瞩目的结构形式,其造型丰富,体型多样,双层柱面网壳结构就是目前广为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基本体系有平面桁架
伴随着国内城市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城市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应运而生——地铁。伴随着地铁建设,涌现处一大批深基坑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以其独特优越的性能,在我国成为发展前景很好的主导坝型之一,目前新型面板坝正往坝高增大,坝型、坝料拓展的方向发展。而在高砼面板堆石坝中,面板的挠度变形是大
本文基于连续化的数学模型,把多边形截面高耸钢塔简化为分段变刚度的悬臂梁,推导了高耸钢塔结构各层的等效抗弯及抗剪刚度。在结构静力分析中,使用了伽辽金法、分解刚度能量变分
近年来,关于能量分析方法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受到国内外地震工程界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今后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方向。本文从能量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动力时程分析方
该文从工程实测资料分析入手,结合文献资料,研究得出了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周围土体位移的传递规律,并对土体位移传递规律的内在原因做了分析探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方便实用
结构振动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抗震技术,利用粘弹性阻尼器进行结构抗震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控制方法,它不仅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耐久性好等优点,而且具有良好的耗能特性.它是通
本文为自适应调节和改善可展结构动力学性能,研制了一种具有传感和作动双重功能的智能主动构件。利用压电材料的正逆压电效应,建立了压电微位移作动器的设计模型。给出了智能主
用于控制地下水位的井点降水和回灌技术在基坑工程中有较大的实用意义,但因其计算理论不成熟常造成工程设计的盲目性.该文首先论述了研究基坑降水和回灌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