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信道编解码算法研究与FPGA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xjsword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的需求越来越大,数字电视广播和手机电视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人们对于数字图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观众来讲,画面的质量几乎是最为重要的,然而由于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和加性噪声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码,导致图像质量的下降,甚至无法正常收看。因此,为了保障图像质量就需要采用纠错编码(又称信道编码)的方式来实现通信。在数字视频广播系统(DVB)中,无论是卫星传输,电缆传输还是地面传输都采用了信道编码。本文首先深入研究DVB标准中的信道编码部分的关键技术;然后依照DVB-T标准技术要求,设计并硬件实现了数字视频传输的信道编解码系统。在该系统中,编解码器与信源端的接口利用了MPEG-2的视频传输接口同步并行接口(SPI),这种接口的应用让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与信道端接口采用了(G.703接口,具有(G.703接口功能和特性的数据通信设备可以直接与数字通信设备连接,这使得应用时对于信道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深入理解RS编解码算法,卷积交织/解交织原理,卷积编码/VITERBI译码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解码部分的设计方案,并利用Xilinx公司的SpartanⅢ系列XC3S2000芯片完成方案的硬件实现。在RS解码过程中引入了流水线机制,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解码效率。解交织器部分采用了RAM分区循环法,利用对RAM读写地址的控制实现解卷积交织,这种方法控制电路简单,实现速度比较快,代价小。VITERBI译码器采用截尾译码,在几乎不影响译码准确度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解码效率。
其他文献
说话人识别技术因其独特的方便性、经济性和准确性,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说话人识别技术在理想条件下效果很好,但在实际环境中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自然场景图像中的文本提取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有着明确的应用方向和研究价值,成为国际上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对基于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的文本图像分割方法
本文研究了包括线性预编码、非线性预编码在内的多种多用户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案,并研究了预编码中的信道信息反馈问题。主要贡献如下: 1.研究了多用户MIMO系统的迫零和MMMSE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的出现导致了接收机技术的革新,其基本思想是构造一个通用硬件平台,并使宽带A/D、D/A尽量靠近天线,较理想的软件无线电实现结构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