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固化剂或促进剂进行微胶囊化,应用在树脂基体中可使其具有潜伏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是固化剂或固化促进剂在外界能量的连续作用或引发下发生的。固化剂或固化促进剂的较高活性使固化过程进行的所需能量更低,时间更短,但树脂体系的储存期也由于这个原因而降低。采用微胶囊技术后,将固化剂或固化促进剂与环氧树脂的其他成分隔离,只有在一定温度或压力下,使外部的微胶囊破裂,释放出内部的固化剂或固化促进剂,才能引发固化反应。而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的储存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包含有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固化剂2-苯基咪唑(2PZ)的微胶囊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材料,通过S/O/W溶剂蒸发法制备得到。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微胶囊的粒径约为10μm;通过热重分析(TGA)得到微胶囊中2PZ的包埋率约为10wt%。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引入微胶囊固化剂的环氧体系(EP/Micro20)的固化过程,发现固化引发温度(T_o)和峰顶温度(T_p)比EP/2PZ体系分别高出30℃和10℃,这是由于EP/Micro20体系表观反应活化能(E_a)的增加所致;EP/Micro20体系在室温下的储存期在6个月以上,而EP/2PZ体系在室温下7天后就已经固化。EP/Micro20体系和EP/2PZ体系的固化反应级数n比较接近,说明两个体系的固化进程比较一致。总结前人的工作认为2PZ固化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为二步机理:第一步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发生加成反应,第二步是加成反应形成的烷氧负离子引发环氧基团发生催化聚合反应,本文通过比较EP/Micro20体系和EP/2PZ体系的固化过程验证了这一机理,同时也证明了微胶囊化不会引起固化机理的明显变化。最后对EP/2PZ体系、EP/2PZ/PMMA体系、EP/Micro10体系、EP/Micro20体系、EP/Micro50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作了研究,认为固化剂的微胶囊化对环氧树脂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但对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不同比例微胶囊固化剂的加入对动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没有的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