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运动员选材理论和人才跨界选拔相关知识为理论指导,对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转型培养模式的特点、优势、不足及完善手段进行研究,无论是在我国体育事业力求长足发展的大背景下,还是在我国全力备战2022年冬奥会的紧迫现实需求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要,借助人才选拔理论、人才跨界流动理论等研究理论,及学校体育学、运动选材学、体育管理学中有关运动员培养及跨界选拔的视角和观点,以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培养模式作为案例,从现有培养模式的开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尤其对现阶段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成绩获得进行着重分析,根据现有培养模式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培养模式后续应该采取的优化策略,从而为今后相关部门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转型培养模式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更加丰富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培养体系和方法,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自由式滑雪项目的综合竞技水平做出理论和现实意义上的贡献。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22冬奥会背景下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转型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转型培养”训练模式是指以提升自由式滑雪后备人才培养效率以及我国自由式滑雪项目综合竞技能力为目标,以体操运动员作为主体,通过对训练内容和选拔跨界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最终让体操运动员转项成为自由式滑雪运动员的一个动态选材过程。2.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转型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多学科理论支撑;核心特征是跨项选材与转项训练,挑选什么样标准的体操运动员以及如何对体操运动员进行自由式滑雪训练是摆在当前的核心问题;关键特征是专项训练时机选择。3.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转型培养模式的开展原则是科学性原则,即训练内容的设计和安排更应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系统性原则,就是保障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够有效衔接为统一整体,体现出这一训练模式的持续性和动态性特征;体操竞技能力优先原则,即通过体操竞技能力优势来弥补自由式滑雪竞技能力的不足。4.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转型培养模式下运动员的转项时间的选择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运动员年龄,男子一般在13岁,女子一般在12岁;第二,体操运动成绩,运动员体操竞技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后期竞技能力向自由式滑雪转化;第三,运动员对自由式滑雪的理解和体验,在同等竞技能力条件下,对自由式滑雪适应性越强的运动员越有利于实现体操和自由式滑雪之间的技能迁移。5.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转型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培养阶段、转项培养阶段、专项提高阶段。其中基础培养阶段就是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项竞技能力,为比赛期间发展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打下坚实基础;转项培养阶段主要任务是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力量素质,进一步提升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不断地学习、运用体操战术理论知识,逐步适应自由式滑雪器材和场地,适应和学习自由式滑雪技术;专项提高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不过多改变原有体操技术的基础上强化运动员技术细节,打造具有“个性化”滑行风格的滑雪技术。6.目前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转型培养模式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训练理论缺失,转型培养缺乏科学化指导、场地设施与人力资源不足,影响训练质量、后备人才招生难,现有运动员抵触情绪明显、资金短缺,训练经费难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