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秸秆具有产量大、分布广、供应稳定的特点,是重要的农业资源,应合理利用。但是每到农作物收获时节,作为副产品的秸秆很多情况下都被一烧了之。而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引发火灾、引发交通事故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每到夏收、秋收时节,政府都会组织开展禁烧工作,采取成立禁烧组织机构、宣传发动、建立禁烧督查体系、落实禁烧经费保障等措施防止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并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便如此,秸秆焚烧现象仍时有发生。秸秆是资源,应该被合理利用。但是,当前农作物秸秆利用仍然以直接还田和加工粗饲料等传统的处理方式为主。科技工作者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包括秸秆肥料技术、秸秆饲料技术、秸秆基料技术、秸秆原料技术、秸秆燃料技术及其各种应用研究为重点,但是实际投入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比例还比较低。本文通过分析秸秆焚烧引发的环境问题及秸秆利用现状,分析造成秸秆焚烧的原因,认为秸秆焚烧的原因是秸秆没有被“用好”,就是秸秆没有成为农民致富的资源,没有成为工业发展的资源,秸秆利用方面的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在秸秆利用中还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在秸秆禁烧工作中,重点强调的是“不着火、不冒烟”,措施主要是采取围堵的方式防止着火,为禁烧而禁烧,而政府利用政策制定、规化引导作用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方面还相对薄弱;二、就秸秆传统利用技术而言,秸秆传统利用技术存在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的问题,而秸秆新技术又存在技术本身的应用性差和相关政策不配套的问题使新技术转化力度不够,不能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秸秆利用中,还存在秸秆产品市场认可度低,价格优势差,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本文认为要解决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问题,从而彻底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发生,必须从发挥政府引导、市场消化、科技支撑三方面积极因素着手,改变秸秆禁烧工作中“重禁轻梳”的局面;构建与政府引导、市场消化、科技支撑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有效运行机制,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全局,依托科技创新,构建从秸秆禁烧向秸秆综合利用转变的市场调节机制与有效的政府政策。政府引导方面,就是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结合产业情况,特别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有利时机,科学合理的布局相关产业,做细、做实相关规划,把秸秆综合利用及其产业发展摆到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全局中,使秸秆产业有序发展,发展有章可循,并配套以相应的奖惩制度,奖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农民,以经济手段推进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的多元化融资体系、相配套的人才支撑体系。解决政府引导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薄弱问题和因政策原因导致秸秆新技术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市场消化方面,就是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符合市场规律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用好市场机制信息传递、利益刺激、竞争激励、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效率提高作用,坚持企业主体作用,走秸秆工厂化利用之路,让企业成为秸秆利用的主力军,并且努力建设相关产业链,提高秸秆产业化水平,从而增强秸秆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市场认可度,解决秸秆传统利用技术存在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科技支撑方面,就是依托科技创新,用科技创新破解综合利用瓶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政府引导创新,努力破解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成熟而导致的秸秆新技术转化效率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