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中,企业信用缺失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尤其是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导致了我国市场秩序的混乱,资源浪费严重,甚至造成了信用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生存的信用环境较差;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管理制度缺乏,企业信用文化建设不完善。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自主创新、优化贸易结构的重要力量。因此,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加以重视和研究,探讨中小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途径,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本文从文化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相结合,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缺失的原因和表现,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构建的具体对策,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分析和研究过程中,本文取得了以下进展:第一部分对信用和企业信用文化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阐述了当前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研究现状做了说明和综述,并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价。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和发展历程,论述了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功能,从行为、制度和精神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构成。第三部分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表现,详细分析了其产生的具体原因。首先,创造性地从文化根源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缺失的原因。其次,信用本身也属于经济学的概念,要想深刻理解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缺失的原因,不可避免的需要从经济学视角去分析和研究。因此,笔者运用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从信息不对称、利益博弈、企业产权制度和失信的成本收益分析等四个方面对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缺失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力求全面,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缺失的其他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部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社会环境、信用机制、信用理念以及中小企业内部信任关系的构建等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重新构建提出具体对策,以寻求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