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炸药、AP和铝粉共晶复合粒子制备及性能表征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能”一直是固体推进剂研究的重要方向,而提高固体推进剂能量的两种有效的方法是在配方中添加高能炸药以及调节推进剂配方之间的氧平衡。本文为了改善传统含高氯酸铵固体推进剂氧化剂粒子的热分解效应以及能量性能,采用溶剂蒸发法参照零氧平衡比例分别将RDX、HMX以及CL-20与高氯酸铵和微米铝粉制备成共晶复合粒子,并用TEM、XPS、FTIR、PXRD、DSC、撞击感度测试系统以及燃烧测试系统对共晶复合粒子进行一系列表征及性能测试。对AP/RDX/Al复合粒子进行了TEM、XPS表征测试。TEM测试说明溶剂蒸发法成功使AP以及RDX结晶包覆在微米铝粉的表面,粒子呈核壳型圆球状。XPS测试分析表明,复合粒子的原料组分发生了变化,其中AP/RDX吸附在Al的表面,形成新的Al—N、Al—O键,产生了AP-RDX-Al三元体系。分别对AP/RDX/Al、AP/HMX/Al以及AP/CL-20/Al复合粒子进行了FTIR以及PXRD表征测试。FTIR测试结果表明三种复合粒子原料的特征峰均在各自红外谱图中出现,但某些特征峰出现了位移现象,这表明复合粒子中出现了氢键等新的分子间作用力。PXRD检测显示了复合后的粒子产生了新的衍射峰以及一些旧衍射峰消失,这说明AP以及高能炸药组组分的晶型发生了改变,产生了共晶,且CL-20发生了转晶现象,由ε-CL-20转变为α-CL-20。对三种复合粒子以及原料进行了DSC测试,结果表明AP/RDX/Al共晶复合粒子分解温度从RDX的238.7℃降低至211.5℃;AP/HMX/Al共晶复合粒子分解温度从HMX的285.0℃降低至268.3℃;AP/CL-20/Al共晶复合颗粒分解温度从CL-20的256.7℃降低至250.3℃,降低的程度随着原料炸药能量密度的提高而减少。使用密闭燃烧罐以及压力测试装置测试了三种共晶复合粒子的燃爆特性。三种共晶复合粒子燃爆压力较原料炸药均有提升:AP/RDX/Al共晶复合粒子从109.73k Pa增加至426.45k Pa,AP/RDX/Al共晶复合粒子从244.73k Pa增加至489.92k Pa,AP/CL-20/Al共晶复合粒子从697.97k Pa增加至736.30k Pa。AP/RDX/Al共晶复合粒子的升压速度达到了1.27 k Pa·ms-1,是原料RDX的9.1倍以及物理混合物的5.5倍。AP/HMX/Al共晶复合粒子的升压速度可以达到1.75k Pa·ms-1,是原料HMX燃爆压力峰值的2.73倍以及物理混合物燃爆压力峰值的5.83倍。CL-20能量等级远大于体系中其他成分,所以AP/CL-20/Al共晶复合粒子在升压过程中会出现轻微“延迟”现象,使升压时间略微增加(57.24ms→129.02ms),因此AP/CL-20/Al共晶复合粒子的的升压速度达到了5.71k Pa/ms-1,低于原料CL-20升压速度的12.19k Pa/ms-1,但却是物理混合物升压速度的1.36倍。这也说明了共晶组分带来的能量上的提升有一个限度,随着高能炸药组分能量性能的降低而减弱。
其他文献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楼房越盖越高基坑朝着大而深的方向发展,使得桩基工程成为建筑工程中重要一环,于此同时也带动了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关于桩基检测的手段有很多,但对管桩倾斜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的管桩倾斜监测技术研究工作,正是基于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而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根据应变电测技术设计出了一种新的静压管桩倾斜监测装置,利用应变仪器对监测装置的倾斜变化进行了实验数据采集,并应
近年来,超表面因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针对较大规模的电可调超表面阵列展开研究,使同一超表面阵列可以实现不同的电磁(EM)响应,而且考虑到现代作战平台很多时候是非平面的,本文还对共形超表面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波前和曲面之间的关系,结合空间映射优化算法对共形超表面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实时编码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双频带电可调动态伪装超表面。超表面单元
协同吸气式火箭(Synergetic Air-Breathing Rocket Engine,SABRE)发动机是一种革命性的新型深度预冷组合循环发动机,其可以扩展飞行包线、增大推力、提高推重比。预冷换热器和进气道是SABRE发动机的关键部件,预冷器安装在进气道中,高温空气经过预冷器后温度大幅降低,如何实现预冷器和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以及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
随着微波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通信系统变得日益复杂,对通信系统元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滤波器和耦合器是微波电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在射频前端电路中,滤波器和巴伦通常一起使用,如果将其简单级联,其在整个系统中将占据较大的空间,不利于整个系统的小型化,且增大系统的差损,因此需要将滤波器与巴伦集成一体设计;复杂的通信系统中存在许多共模噪声信号,平衡式电路可以有效
大跨膜结构是一类新式空间结构,因其在节能、绿色、适用性及施工速度等方面的突出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体育馆、展览馆、仓储等大型公共建筑的重要形式。尤其,近年随着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可隔绝雾霾等污染、智能净化空气的充气膜结构逐渐受到青睐,因此针对其结构设计、施工及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方面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充气膜材料本质上是织物增强柔性复合材料,目前作为柔性复合材料的基布主要是平纹织物,但经编
以某核废料地下处置候选场址现场测量的数据为基础,在块体识别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探讨了巷道开挖对不同角度的胶结结构面的损伤影响;(2)巷道开挖面与岩体结构面交切形成的临空块体的稳定性分析;(3)岩桥损伤的时效性分析。具体研究及结论如下:(1)胶结结构面黏聚力损伤的变化研究。以内聚力单元及Quads Damage准则为基础,运用有限元软件程序计算模拟了与巷道开挖面不同夹角的结
大跨度、大开间的建筑结构正在逐渐成为当今城市大型场馆建设的主流方向,而索穹顶结构由于其优良的特性而成为此类建筑的首选形式之一。本文依托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新型索穹顶结构的研究课题,对索穹顶中受压构件——拉挤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圆管的稳定性能进行试验和理论研究,具体内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各电子设备正逐渐向高频段、宽频带发展。同时,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使得实际生活中需要慎重考虑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因此,对设备及附近平台进行一体化仿真计算十分必要。传统的全波仿真方法在高频、宽带应用场景下常受计算机内存限制,尽管在分析电大尺寸问题时能够以近似方法代替全波方法,但当计算目标为精细结构和电大结构的组合目标时,近似方法的计算精度则稍显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时域有限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对于建筑结构的要求也愈加提高,其中以装配式建筑研究最为广泛。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模块化装配式结构以预制化程度最高、施工更加绿色环保,从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某模块化立体车库为背景工程,针对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节点。首先,对整体建筑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整体结构在水平风载及地震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得出整体结构的固有振型及频率,并通过应力应变云图得出整体结构的薄弱部位,针
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在全国各城市街道、社区大力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打破机构、社区和家庭的界限,实现养老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在已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街道又面临需求不匹配、管理脱节、医疗服务不足等新的问题。本文提出将服务设计协同各领域创新的方法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联合社会学、管理学、公共服务等协助设计社区居家养老的运营模式,新设计的服务模式将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重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