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发展到了今天,已经不单单是学术界所认定的语言信息的转换过程,更多是具有商业特征的社会活动。随着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世界一体化的出现,全球范围内对口译活动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口译活动已经进入了职业化的时代,所以就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衡量口译活动的效果,而前人对口译的评估大多从职业译员本身的经验出发,需要更多了解客户的反馈和需求。该调研报告有两个目的,一是将调研结果呈现给职业译员,他们可以比较清楚看到调研对象作答的异同,从而能够适当地调整口译策略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二是可以将调研结果呈现给高等院校以及MTI学生,便于他们相应地调整教学课程和模式,让MTI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了解客户的要求,调整学习策略,全面的提高自己的口译能力和标准,为今后职业译员之路打下最坚实的基础。鉴于此,笔者设计了该调研报告,旨在更多的了解口译用户对口译质量评估的情况,以及职业译员与口译用户对口译质量评估的差异所在。笔者选择两个群体作为调研对象,他们分别为约60名有三年以上职场经验的职业口译员以及近140名经常雇佣职业口译员的客户,对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以及适当访谈的形式展开调研,利用数据统计法,将两个群体的作答数据情况统计出来,再将统计的结果用图标,柱状图以及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由于两个群体本身的特点存在差异,对于口译质量评估的着力点自然也存在差异,所以通过调研可以发现两个群体在口译质量评估时的差异反映。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笔者将调研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层面,另一类是非语言层面上的。从数据分析的情况上可以发现,职业译员和口译用户在语言层面上的质量评估和非语言层面上的质量评估都存在很多差异。差异的表现:语言层面上,口译用户对译员的语法运用,术语使用等要比译员本身要求更高。而在非语言层面上,口译用户对译员产出声音,译员中立性上要比译员本身的要求更高。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客户对译员要求与译员自身的要求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职业译员在今后的口译工作当中,要适当地在语言层面上和非语言层面上调整翻译策略,保证翻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符合口译用户的要求。而MTI学生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要结合着口译市场化中口译用户的要求,全面提高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的技能,为今后口译之路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