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燃料加注时间短、续驶里程长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当前燃料电池系统的动态响应较慢,启动时间较长,在汽车起步、急加速、高速、爬坡等工况下对整车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即影响驾驶性。因此研究驾驶性建模与仿真方法是燃料电池汽车集成匹配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经调研,对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性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动力性、经济性的建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系统复杂过程多模块多物理量解耦控制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8YFB150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燃料加注时间短、续驶里程长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当前燃料电池系统的动态响应较慢,启动时间较长,在汽车起步、急加速、高速、爬坡等工况下对整车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即影响驾驶性。因此研究驾驶性建模与仿真方法是燃料电池汽车集成匹配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经调研,对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性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动力性、经济性的建模与仿真分析和评价,缺乏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的仿真分析,需要实时计算汽车在起步、加速、匀速等工况下的运动动力学过程,同时要求动力传动系统能够准确反映燃料电池放电特性及电机动态力矩输出特性等基本特性。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试图探索一种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的建模与测试评价方法:建立高精度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动力学模型,搭建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仿真测试平台,研究建立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评价体系,对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进行评价试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高精度整车动力学建模。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评价需要建立高精度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实现实时仿真车辆运动动力学过程的需要,基于项目组提供的样车建模参数,论文完成了包括悬架、车轮、转向、制动等子系统的高精度整车动力学建模。通过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数据的比对,验证了所建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达到了高精度的要求。第二,燃料电池动力传动系统建模。基于燃料电池极化曲线、动态响应等基本特性建立了燃料电池系统模型,基于实车动力传动系统布置形式及其各子系统的真实参数,建立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DC/DC转换器等子系统模型在内的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并在Cruise M软件中实现。第三,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动力学性能客观仿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实现了高精度实时整车动力学模型与燃料电池动力传动系统的集成,解决了集成中的接口开发与数据处理问题。利用建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完成了包括操纵稳定性、经济性及动力性的整车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第四,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主观评价研究。综合国内外传统燃油车辆驾驶性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燃料电池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在动力传动系统方面的差异,制定了适用于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的测试评价方案。实现了燃料电池整车模型与汽车驾驶模拟器的集成,搭建了基于驾驶模拟器的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虚拟主观评价测试平台。选用8名评价人员对燃料电池汽车起步性能、加速性能、匀速性能和Tip in/Tip out性能等驾驶性进行了测试评价,获得了对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主观评价结果。本文针对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建模与仿真的需求,完成了高精度整车动力学和燃料电池动力传动系统建模,并实现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与整车模型的无缝集成,搭建了基于驾驶模拟器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仿真测试平台,实现了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学性能客观仿真分析,以及燃料电池汽车驾驶性主观评价。
其他文献
实现车辆主动变道,需要感知周围环境并给出感知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研究如何实现多源传感信息融合与分析。依托于某量产车项目,本文研究在4个角雷达、1个前向雷达、1个前向摄像头的传感布局下的目标级融合方案和运动分析算法。多传感融合算法包括传感数据预处理模块、多目标融合模块和多目标跟踪模块。传感数据预处理模块,完成多传感器目标的空间同步;通过建立卡尔曼滤波模型解决多传感器目标的时间同步;将前向摄像头的
后进生转化工作,对整个班级的稳定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是构建和谐班级、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大力开展目标引领行为教育。目标可以引领行为的养成,在实践中,笔者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成长目标。例如,召开“我的理想树”“我的角色我知道,我的责任我承担”等主题班会。在这里,最核心的是围绕“中国梦,我的梦”确立全体学生系列成长目
目的 探讨针灸疗法对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方法 82例面神经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行针灸疗法)与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各41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改善及睡眠质量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随着治疗时间推移,观察组改善效果越显著,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购车理念日益成熟,人们日益关注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车内噪声的大小是评价乘坐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换气、除雾等需要,打开车窗时会产生低频率高强度的风振噪声,风振噪声极易使驾乘人员产生不适感,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及行车安全性,因此研究风振噪声的生成机理、探究风振噪声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汽车风振噪声进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一般性模
轮胎由多种胶料与复合材料组成,在高速滚动时,由于橡胶材料具有粘弹性,而且轮胎与路面之间会相互摩擦,所以势必会造成轮胎各部分产生大量的热。累计在轮胎上的部分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消散,会导致轮胎温度的升高。轮胎温度的升高会造成各部分胶料的抗拉强度、疲劳强度和剪切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变差,这是导致轮胎疲劳损坏与耐久性降低的重要原因,所以建立能够表示轮胎温度的热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轮胎热模型的建立
目的:观察宣通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宣通汤组,每组20例。参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宣通汤组则采用宣通汤联合阿昔洛韦,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宣通汤组的总有效率(95.00%,19/20)高于参照组(70.00%,1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汽车行人避撞系统是一种基于智能传感信息的旨在避免或减轻车辆对于行人伤害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传统道路测试对于复杂工况难以复现,相机在环测试可以通过嵌入真实的相机硬件和构建虚拟场景弥补这种不足。因此搭建相机在环测试平台对相机成像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虚拟测试场景,探寻加速测试方法,对基于视觉信息的智能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断裂韧性高、耐腐蚀性和阻燃性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编织纤维结构可以改善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和层内强度,提高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分层能力。纤维复合材料在受到动态载荷时,会存在明显的应变率效应。由于复合材料之间性能存在差异,因此其对应变率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针对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仿真,使用的参数大多是材料的准静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行业提出了电动汽车、轻型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而汽车车身上传统的电磁执行器质量大、体积大、噪声大等缺点日益凸显,与新时代汽车的发展理念相悖。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而以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作为执行元件的执行器具备结构小巧、无冲击噪声、无电磁干扰等优点,可以用来替代汽车上的传统电磁执行器从而改善上述缺点,具备着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形状记忆合金由于独特的材料成分,使其相比于普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汽车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了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作为车辆和行驶路面接触的唯一部件,轮胎的性能决定着整车的性能表现,当轮胎充气压力不足时,会导致车辆行驶阻力增大,油耗升高,甚至导致爆胎,对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因此,实时监测轮胎压力状态,在胎压状态发生异常时警示驾驶员,对提高驾乘安全性和行驶经济性有重要意义。胎压监测系统(TPMS)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生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