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和水体系在高岭石层间插层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oodyyl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聚合物/层状硅酸盐(Polymer/Layered Silicate,PLS)纳米复合材料无论基础研究还是工业开发都十分活跃。高岭石是制备这种聚合物常用的材料。制备这种聚合物时必须对高岭石进行插层有机化,以得到层间距较大的有机化高岭石材料,使得聚合物分子容易进入高岭石层间,而形成纳米复合材料。尿素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插层剂,和其他插层剂相比其优点在于污染小。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绿色产品和绿色生产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因而尿素作为插层剂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本文对水/尿素体系、尿素与高岭石体系以及水/尿素和高岭石体系进行了分子模拟研究,以揭示尿素的插层机理对300 K时水、尿素和尿素水溶液模拟计算表明,尿素分子之间通过氧原子和氢原子形成氢键,键长是2.4(?);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的键长是1.77(?),两氢键作用在水溶液中均得到增强。溶液所有氢键中尿素分子氢氧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最弱,尿素氢原子与水分子中氧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最强,这种效应导致溶液中水比体积水的自扩散系数小,尿素和水在溶液中主要以N-H键与水中的O原子缔合的方式形成氢键,键长是1.75(?)。水的加入可以与尿素分子形成更稳定的氢键,降低体系的能量。对尿素和高岭石体系,模拟计算了在300K时,尿素插层量与体系层间距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插层量的增加,高岭石平衡层间距不断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尿素分子在高岭石层间成双层分布,尿素分子含量较低时,插入层间的尿素分子主要分布在靠近高岭石羟基表面的一侧,尿素分子O=C键中的氧原子与高岭石表面的羟基形成C=O…H-O-Al氢键。当插入层间的尿素分子含量增加时,新插入的尿素分子主要进入靠近高岭石硅氧表面的那层尿素中,这层尿素中N-H键与高岭石表面的氧原子形成N-H…O-Si氢键。体系位能的变化受尿素分子与高岭石之间的位能影响较大。对水、尿素和高岭石体系模拟计算在300K时,不同含量的水对尿素插层高岭石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水分子成三层分布。尿素的摩尔分率为0.58时,水分子可以同尿素分子共同吸附到高岭石片层上,与高岭石表面氧形成O-H…O-Si氢键,此时体系有最大的层间距,尿素在层间有最大的扩散系数。尿素的摩尔分率0.58以上时,水与尿素分子之间形成的氢键限制了尿素与高岭石片层之间的作用;尿素的摩尔分率0.58以下时,水中的氢原子和尿素分子中的氢原子互相竞争,部分水吸附到高岭石的硅氧表面,亦减弱了尿素与高岭石片层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现状着手,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探究,试图寻找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其对农业及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
层状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写为LDHs)是由带正电荷的氢氧化物层、层间阴离子和层间水形成的化合物。代表性物质的组成通式为[MM′(OH)]A·mHO(为方便起见,以下
共晶是不同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多组分分子晶体,常用于药物或爆炸物等领域。作为一种新型固体型态药物,药物共晶能够对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利用度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不会破坏其药理。同时,药物共晶存在化学计量的多样性,共晶的化学计量比显著影响着药物共晶的理化性质和质量控制,对药物的安全及药效至关重要。因此,有关新型共晶制备方法和共晶化学计量比的研究对于加快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