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1世纪在中国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家庭环境变化、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等,我国城市的空巢家庭数量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空巢老人的问题随之显现,需要社会和政府对空巢老人问题提高重视程度。在国外一些福利国家中提出一项针对老龄化问题的政策概念,就是鼓励退休人员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在我国关于空巢老人的问题大都集中在对他们生活经济上的支持和医疗保障上的支持。而绝大部分城市空巢老人经济上来说能够保证其日常生活,但是事实上城市空巢老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孤独感,觉得孤独空虚,情绪低落,难以对生活提起兴趣。这时老年人继续社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继续社会化是指个人在完成基本社会化之后继续了解社会文化、学习社会知识,以适应角色变化、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为了应对急剧变化、不断发展的社会,老人也需要通过继续社会化,学习新的知识,扮演新的角色,承担新的责任与义务,以适应新的环境。而老年期的社会化就是通过学习和体验新的生活,使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城市空巢老人开展各种专业的介入活动和非专业性的娱乐活动,积极鼓励城市空巢老人参与社会活动,扩展他们的社会交往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以此来减轻或者消除因为空巢而产生的“空巢感”和其他心理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和促进他们的继续社会化,本文以H市L社区为研究载体,选择社区里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法及深入访谈等科学方法,以他们的继续社会化为切入点,了解他们的社会化需求和继续社会化进程。根据调查,得知L社区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总体良好,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但出现了需要获得社会尊重、社会人际交往、与外界的文化娱乐和社会认可等从属于继续社会化需求的问题。针对社区内老人继续社会化问题,小组社会工作具有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根据L社区老人的需求,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介入比较合理,借助社会支持理论、优势视角理论以及增能理论的支持,开展DIY手工制作、互联网等智能电子产品的知识普及和社区内老人志愿服务等活动,以达到满足社区老人的继续社会化的目标。希望用这种活动的开展来增强社区内的活动氛围,增多社区空巢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树立自助多助的观念,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发掘老人潜能,为老人再次融入社会,回归主流等提供一些帮助。希望通过本次实践,能够积累经验,以小见大,为以后类似的研究做一个铺垫。也希望为小组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的方式介入空巢老人继续社会化的道路贡献一点小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