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型多酰基辅酶A脱氢缺陷症的临床、病理、肌肉MRI与ETFDH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酰基辅酶A脱氢缺陷症(multiple acyl coenzyme A dehydrogenation deficiency,MADD)是由电子转运黄素蛋白(electron transfer flavoprotein,ETF)或电子转运黄素蛋白脱氢酶(electron transfer flavoprotein dehydrogenase,ETFDH)基因突变,引起脂肪酸、氨基酸和胆碱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MADD的临床表型,可分为新生儿伴或不伴先天性异常、晚发型三种类型。人们最早认识MADD始于1976年,随着肌肉病理诊断技术和基因二代测序的开展,国内外报道的MADD病例数越来越多,我国发病率较高,且多为晚发型MADD。由于MADD临床表型的高度异质性,缺乏对其充分认识,造成目前仍有较多患者经历着漫长且曲折的诊断过程。MADD作为一种可治性肌病,及早明确诊断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能为大多数患者带来一个较理想的转归,已是各大肌病中心研究的重要肌病之一。目的探讨晚发型多酰基辅酶A脱氢缺陷症(MADD)患者的临床、骨骼肌病理、骨骼肌MRI和基因突变特点,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从而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2021年1月于焦作市人民医院就诊,经骨骼肌活检病理检查及基因检测诊断的43例晚发型MAD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部分患者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行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归纳总结其临床、病理、肌肉MRI和基因突变特点。结果1.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上以四肢近端肌肉无力和运动不能耐受为主要表现,部分伴恶心、呕吐、咀嚼吞咽无力甚至呼吸肌无力症状。血清肌酶呈不同程度升高,以CK升高为主。肌电图多呈肌源性损害,少数可正常或合并神经源性损害。所有患者经核黄素治疗效果均显著。2.肌肉病理特点:所有患者肌肉病理可见肌纤维中大量脂质沉积,主要累及Ⅰ型肌纤维。8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肌纤维变性坏死,其中5例偶见变性坏死肌纤维,坏死肌纤维比率0.1%~0.9%,病程较长且年龄偏大,有反复出现肌无力的病史;3例可见较多变性坏死肌纤维,坏死肌纤维比率>1.0%,病程较短、进展迅速且较年轻,其中2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CD4(-)、CD8(-)、CD20(-)、CD68(+)。3.肌肉MRI特点:21例患者行双下肢肌肉MRI检查,发现受累肌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浸润和水肿样改变,以臀大肌、大腿股二头肌和半膜肌、小腿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受累最为明显。部分患者MRI影像上可见小腿肌筋膜水肿,尤其是临床上伴有下肢肌肉疼痛的患者。经核黄素治疗后复查肌肉MRI影像,脂肪浸润和水肿均有所减轻。4.基因突变特点:19例患者基因检测结果中,18例为ETFDH基因突变,1例无ETFDH突变。18例ETFDH突变中复合杂合突变15例,单一杂合突变2例,纯合突变1例。共发现20种突变类型,19种已知突变和1种新发突变:c.1115A>G。所有突变中错义突变17种,移码突变2种,无义突变1种。所有突变中c.770A>G出现7次,c.1454C>G出现3次,其他突变出现的频率为2次或1次。结论1.晚发型MADD患者临床存在高度异质性,躯干中轴肌、咀嚼肌受累是其特征性表现,CK呈轻至中度升高,肌电图多为肌源性损害,核黄素治疗有明显疗效。2.晚发型MADD患者骨骼肌病理除大量脂质在肌纤维内沉积外,部分患者可见到变性坏死肌纤维,坏死纤维数量可能与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有一定关系。3.晚发型MADD患者骨骼肌MRI具有下肢后组肌群选择性受累的影像学特点,骨骼肌MRI可作为MADD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依据。4.ETFDH基因突变是晚发型MADD患者的主要病因,c.770A>G和c.1454C>G是河南地区ETFDH基因常见的突变位点。
其他文献
背景大量临床实践已证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能够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研究表明仅执行ERAS的核心内容患者同样能够受益,同时有助于ERAS理念的推广应用。因此有学者提出包含“少痛(less pain)、早动(early move)、早食(early eat)、安心(reassu
背景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是一种由皮肤损伤后伤口异常愈合引起的纤维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成纤维细胞的侵袭性生长。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如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等涉及HS的形成,但其机制仍不清楚。第10号染
背景2014年多国专家组成的分类组制定了新的Guillain-Barré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谱系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GBS与Miller-Fisher综合征(Miller-Fisher syndrome,MFS)由于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一同被纳入GBS疾病谱,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亚型。GBS谱系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脑脊液检测,其中神经电生
背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膝关节退行性变逐渐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重要病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为膝关节退行性变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流行病学研究[1]65岁以上的人群中超过30%的人患有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因其一般病程较长,病理表现为膝关节软骨磨损逐年加重[2],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逐渐加重等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
背景我国每年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的病例数在基层医院急诊科常呈季节性高发现象,导致CO中毒的原因也不仅仅局限于使用煤炉、炭炉取暖,还有煤气罐泄露及煤气软管老化;密闭空间使用燃气热水器导致通风不良;密闭车辆内开空调睡觉和火灾等都有可能导致CO中毒危及生命。已有研究显示,CO中毒导致的缺氧可引起脑等多个系统的损伤。尤其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会引起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可能是间接
背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T2DPN)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慢性病发症中呈现高发病率,虽然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不确切,但其危害却给T2DM患者带来极大的不利。其发展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形成,最终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的风险增加,因此初期发现、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
背景46,XY性反转综合征(sex reversal syndrome)是一类罕见的性别发育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l/100,000,Xp21上NR0B1基因重复引起46,XY性反转是其中一种,通过Pubmed、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等网站进行搜索,相关文献报道仅18例病人。临床体征有性腺发育不良,伴或不伴有智力、生长发育落后等。NROB1基因重复引起的46,XY性反转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目前相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内滑膜炎性反应为主,可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或关节活动障碍)的疾病,不仅具有致残风险,也可诱发一系列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此尽早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肌骨超声检查在RA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并且具有操作简便、价格适中等优点,能够为其后续治疗提供更为重要的理论依据。但目前国内对肌骨超声用于RA诊断的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患者活动度
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肩袖损伤日益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肩袖损伤主要发生于冈上肌腱与肱骨移行区域,治疗的目的是腱骨愈合,影响腱骨愈合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手术技术、术后康复。手术技术包括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术后康复包括物理和运动康复。体外冲击波是主要的物理康复手段,多用于肩袖损伤的保守治疗,文献检索显示术后体外冲击波的使用报道较少,更缺乏相应的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证实其在术后的疗效。目的
背景近年来,不孕不育在适龄夫妻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由男性因素导致的不育约占4060%,目前临床上评估男性生殖健康缺乏更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精子发生过程中精子端粒长度保持不变来维持精子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长度的变化与男性精液质量间存在相关性。端粒长度改变可能成为新的和易于衡量的生物标志物,用以检测男性生殖损伤。目的了解目前河南省濮阳市育龄男性精液质量的水平,分析相对端粒长度与男性精液质量的关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