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性问题解决的特点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Ji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性问题解决是指个体试图去识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并发现有效解决方案的一种自我导向的认知-行为过程。“社会性问题”是指发生在真实自然环境中的问题,因此,社会性问题解决处理的是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内在的/非社会性的问题,非个人的问题,人际间的问题,更广泛的团体和社会的问题。 本研究首先是在文献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修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社会性问题解决量表,并对该问卷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另外,通过问卷法,从武汉市普通初中和高中以及武汉市4所重点本科院校,非重点本科院校等学校共选取102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少年在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上的发展特点,以及一些人口学变量(如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专业等)在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上的差异。 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以中国的青少年为被试,修订后的社会性问题解决量表修订版(SPSI-R)与原问卷结构基本一致,包括五个维度:积极问题倾向、理性问题解决风格、消极问题倾向、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和冲动/疏忽型问题解决风格。本研究所修订的社会性问题解决量表修订版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基本上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可用于评价国内青少年的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 2.青少年的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不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递增或递减的直线规律,而是曲折发展的。高中生在积极问题倾向和理性问题解决风格上均显著低于初中生和大学生,在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上显著高于初中生,而大学生在消极问题倾向上要显著高于初中生。 3.青少年的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在积极问题倾向、冲动/疏忽型问题解决风格和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上均显著高于女性,而在消极问题倾向上显著低于女性。 4.青少年是否独生子女在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上的差异不显著。不管是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所有被试的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 5.来自不同城乡背景的青少年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差异在积极维度上显著,在消极维度上不显著。农村学生在理性问题解决风格和积极问题倾向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城市和城镇的学生。 6.不同专业的青少年社会性问题解决能力差异只在问题倾向性维度上显著,问题解决风格上差异不显著。文科生在消极问题倾向上显著高于理科生,在积极问题倾向上显著低于理科生。
其他文献
在中小学校中,班主任是学生日常品德和班级事务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引导者,担负着一个班级所有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责任。班主任是较好实现
目的:  修订美国心理学家Riggio编制的社会技能量表(SSI),并在武警战士群体中进行适用性研究,为武警战士的社会适应提供帮助。  方法:  在原量表的基础上扩大样本群体进
流动人口作为居住在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更具有其特殊性。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动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现
媒介在浪漫传播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手机和互联网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浪漫传播研究需要考虑媒介尤其是社会化媒介的作用。本文以深度访谈和网络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