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责任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之一,当前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相对滞后,对高中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显得尤为突出。教学渗透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采取教学渗透的方式,对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哈尔滨市A、B、C三所高中(分别为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三个年级学生作为对象,每所学校、每个年级既有实验班又有平行班,对高中生生物学相关社会责任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710份,收回有效问卷686份。调查内容涵盖了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结果表明,在“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维度,所有学生的责任意识都较强,且男生比女生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强;而在“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和关爱生命等相关知识”两个维度,所有学生的责任意识都较弱,且男生比女生弱,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弱;在“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维度,所有学生的责任意识都较弱,且女生比男生弱,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弱。对于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在上述三所学校中,A校学生的意识都最强,B校学生都较弱,C校学生都最弱,但差别都不大;三所学校的实验班学生都比平行班学生强,班干部都比非班干部强。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十分必要。本研究对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与社会责任有关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社会责任意识时,可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需要注意深挖教材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分配时间等问题。为了检验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意识的效果,本研究在哈尔滨市X高中高二年级的两个教学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试验。在试验前后分别对试验对象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生物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渗透,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本研究可为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