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微震下堆积体斜坡损伤累积效应及其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k2pwerq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自2003年开始蓄水以来,库区水位大幅提升,巨大的附水压力施加于库盆岩体。按库区的水位调度计划,库区水位每年呈周期性涨落,这极大提高了库区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诱发地震能量释放集中,其造成的地表烈度明显大于同震级的构造地震,3级以上的诱发地震震中烈度可达Ⅴ度(0.04g)。堆积体斜坡在三峡库区分布广泛,坡体结构松散,容易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滑体处于临界失稳状态,很少关注频发微震对堆积体斜坡的长期影响。因此,深入开展库区堆积体斜坡在频发微震下的损伤累积效应及动力响应相关研究则极具基础性研究意义。  本文采用资料总结、试验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通过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堆积体斜坡的特征与性状展开论述;通过在三峡库区境内某堆积体斜坡采集的样品开展大型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密实程度的堆积土的剪切特性;借助小型振动台试验,以不同坡体结构、不同含水率、不同密实程度为重点模拟内容,先后展开了针对10个具有不同特征模型的堆积体斜坡动力损伤累积效应与动力响应规律的实验研究;利用颗粒流离散元程序(PFC2D)建立堆积体斜坡的数值模型,开展了相关的动力响应模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①堆积土剪切时法向应力越大,剪切曲线近弹性段越长,剪切屈服段的剪应力与位移增量越大;其余条件相同,剪切曲线为软化或近弹塑性形状时,不同干密度试样破坏后的残余强度值接近;其余条件相同,含水率越小,剪切曲线近弹性段的切线斜率越大;密实程度对混合料的剪切强度有增大效果,而法向应力对这种增大效果呈削弱作用;含水率越大,混合料剪切强度越低;密实程度增大,混合料的粘聚力显著增大,内摩擦角影响不大;含水率越大,混合料的粘聚力与内摩擦角越小,并且粘聚力、内摩擦角与含水率满足幂函数关系。  ②振动台试验中,基于自振频率的损伤分析发现:基岩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损伤累积曲线走势,但无基岩模型初期震动密实效应强于有基岩模型,前者总体损伤累积程度小于后者;含水率越高,模型损伤发展越迅速;密实程度越高,损伤发展越缓慢。基于PGA放大系数的动力响应分析发现:初始阶段,含水率越高,PGA放大系数随高程的增幅越大;从整个阶段来看,随着震动频次的增多,PGA放大系数随高程的增幅呈线性趋势,密实程度越高,该趋势越明显;不同频率工况作用下,高频工况下的PGA放大系数变化范围要大于低频工况,频率越大,该现象越明显。高含水率模型破坏呈“局部整体式”,低含水率模型破坏呈“溃散式”;密实程度对模型的破坏模式影响不大。  ③PFC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裂缝扩展方式的损伤分析发现:不同含石量、密实程度的堆积体模型在动力作用下的破坏机制均为“拉-剪配合作用”。密实程度越高,损伤发展越慢;含石量过高或过低时,损伤发展迅速,含石量在50%左右时损伤发展较慢。
其他文献
钢管混凝土由于承载力高、延性好,目前已作为主要承压构件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拱桥中。钢管混凝土优越的抗震性能大大提高了其设计轴压比的限值,特别对于圆钢管混凝土
岩体经过复杂的形成过程,成为一个具有松、散、软、弱四种不同属性的,不确定的,具有多种非均介质的并且存在裂隙、孔隙等的不连续体。华东地区煤矿开采,浅部煤层已经充分开发
双组分系统是由感受信号输入的组氨酸蛋白激酶(sensor)和调节信号输出的调控蛋白(respose regulator)所组成的信号调控系统,涉及许多原核生物、真菌、黏菌和植物的各种信号转
本研究利用具有许多农艺性状差异的两份大麦材料Golden promise(GP)和H602作为亲本,通过GP和H602杂交后自交产生的RIL群体,通过Mapmaker/Exp 3.0和QTLnetwork2.1软件进行RIL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并以大麦类病斑突变体bspl1为材料,对其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初步定位该类病斑基因。取得的结果具体如下:(1)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