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及分级诊断的价值,并探讨以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取代当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的标准程序的可能性。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普通内镜模式下怀疑为结直肠恶性病变的患者。首先进行普通肠镜检查,检查中发现病灶后,选定观察区后用清水冲洗,静脉注射10%荧光素钠5~10ml和/或应用喷洒管喷洒0.02%吖啶黄5~10ml,然后启动扫描按钮进行共聚焦模式的观察。对可疑部位进行观察时,将内镜的头端轻轻垂直置于黏膜表面,必要时可轻轻吸引观察部位,活检的部位位于吸引后产生的“息肉”左侧5mm的位置。对每个观察部位,都由表至深的观察。采集图像,并以数字文件储存图像。对取自检查区域的活检组织标本用10%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以4μm的层厚进行纵切,然后进行HE染色,最后由两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以盲法独立判断病理切片。依据拟定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下结直肠癌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对所有观察部位的图像进行判断并对诊断为癌的部位进行分级,然后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Kappa值等,从而判断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结直肠癌诊断及分级的价值。结果共有进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的37例患者入选,对39处病变的137个部位进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获得共聚焦图像4593帧,活检组织标本137块。其中65%的图像可识别组织及细胞结构。普通内镜模式下怀疑结直肠恶性病变患者37例共39处病变,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型:隆起型14个,溃疡型25个。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诊断为结直肠癌33例,其中32个经病理证实为癌,1个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个共聚焦诊断为结肠炎症,2个共聚焦诊断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均经病理证实。对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为癌且经病理证实的32例患者的病变进行病理组织学分型:腺癌30例;黏液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对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2例患者进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下分级:低级别癌14例,高级别癌18例。组织病理学分级:低级别癌15例,高级别癌17例。其中,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下诊断为低级别癌且经病理证实的有12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为低级别癌而病理诊断为高级别癌的有2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为高级别癌且经病理证实的有15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为高级别癌而病理诊断为低级别癌的有3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Kappa值分别为100%、85.71%、97.44%、96.97%、100%、0.85、0.91;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结直肠癌分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Kappa值分别为80.00%、88.24%、84.38%、85.71%、83.33%、0.68、0.69。结论对普通内镜下怀疑为结直肠恶性病变的患者,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其诊断和分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分级与组织病理学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其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和分级具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