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鲁士蓝特殊的结构使得其具有诸多优点,比如,化学稳定性较高、生物相容性良好、电催化性能优越、易制备、成本较低等等。所以,它在电分析化学、电显色、生物传感器、电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普鲁士蓝修饰电极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催化氧化以及检测等功能,然而,单纯应用普鲁士蓝来修饰电极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在应用过程中,普鲁士蓝存在或多或少的流失,以及修饰电极的长期稳定性较差等等。纳米材料因其打破传统的优良特性而在近些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将普鲁士蓝与其他纳米材料结合,以实现其性能的突破,就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同时也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论文包括四部分,分别如下:1.概述普鲁士蓝的结构、性质及其在化学修饰电极方面的应用,介绍了各种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为普鲁士蓝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质表征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思路。2.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嵌段聚合物(EPE-Fe),因其具有类似亚铁氰根结构,可作为合成不同形貌普鲁士蓝复合纳米材料的前驱体,对其进行了电化学研究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通过定性及定量测定,判断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功能,并且计算出其临界胶束浓度或称某种自组装结构的临界点为2mM左右,为以其为原料构造普鲁士蓝复合功能材料提供了重要信息。3.以有机金属配位聚合物普鲁士蓝纳米壳为主要修饰材料,运用脂质体仿生结构固定普鲁士蓝纳米壳,成功地制备出普鲁士蓝/脂质体双分子层/玻碳电极这种新颖的修饰电极。通过表征,证明了此修饰方法非常稳定,修饰电极展现出了很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将其应用于半胱氨酸和H202的催化和测定,表现出了很好的电化学催化性能。4.通过在甲苯/水两相界面上普鲁士蓝和聚吡咯纳米粒子的自组装,构造出稳定的普鲁士蓝-聚吡咯纳米复合膜,实现了一种简便的原位合成方法;进而运用层层组装技术,转移复合膜至电极表面,构造出的新型传感器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质,并实现了在较低的工作电位下对H2O2的电催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