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职业发展的社会学研究——以武汉市两所独立学院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m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职业成熟度理论、职业锚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实证方法,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研究,内容包括独立学院学生对职业发展能力的认知、职业期望、职业定位趋向、职业成熟度评价,以及个人、学校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独立学院学生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本研究认为: 1.独立学院学生对职业定位缺乏理性认识,职业期望偏高,职业成熟度普遍偏低。 2.独立学院学生对创业持积极态度,不同的创业期望在职业成熟度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3.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学生期望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培训就业技巧和方法来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 4.职业资格证书成为独立学院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数量在职业成熟度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5.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独立学院学生职业发展的主要社会环境障碍,对就业竞争激烈是否认同在职业成熟度上差异显著。 6.为了建立完善的独立学院学生职业发展体系,应从学生、学校和社会环境三个角度进行系统思考。其中,从学生个体角度,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积极参加职业实践,提高个人职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从学校角度,需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加强专业建设和学生职业教育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社会环境角度,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人力资源市场整合资源,构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职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改善独立学院学生职业发展环境。
其他文献
家庭是满足两性生理、物质和精神多元需求的场所,择偶历来不是一个轻松的、纯属个人的自由选择,因为它既关系到当事人的事业前程和家庭的声誉,又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幸福及社会
本文利用“中国公众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课题组在七个城市所做的3981份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以社会角色理论为主线,分析了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这两类角色与公众的科学素养及其各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业已结束,这项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本文在充分肯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同时,发现其背后隐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集中研究探讨村级组织运转在
随着外出打工成为一种潮流,农民越来越多的加入到城市建设中来,农民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保守走向开放,农民的变化背后是一个个农村家庭的变化,家庭是一个动态元素的组合,家庭成员的外
本文通过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东部大城市阶层背景与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关系研究”武汉杭州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的分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