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审前环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我国刑诉法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几年来,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刑事司法实践中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和适用也频频出现争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成为当前刑事司法中的热点和难点。由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上主要设计安排在审判环节,在检察环节的规定较少,导致检察环节特别是审前阶段对非法证据的排除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从案件的立案侦查、审查逮捕、提起公诉,到法庭审判、刑罚执行的整个刑事诉讼过程都要依照法定职责参与和监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有着全程监控非法证据、及时有效排除非法证据等其他部门没有的优势,在非法证据排除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目前我国法律中存在非法证据种类和范围界定不明、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立法和机制不健全、非法证据线索获取渠道有限以及非法证据的启动难、调查核实难、认定难等因素的制约,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检察环节审前程序难以高效运行。司法责任制背景下,检察机关要对非法证据有效排除,就必须准确把握非法证据的内涵和外延。笔者将非法证据规则中的“非法证据”进行尝试性定义为:因取证时侵犯人的实体权利或严重违反程序收集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等原因,导致证据资格丧失,需要予以排除的证据。笔者结合目前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等规定,对刑诉法规定的各类证据中的非法证据进行界定具体范围。对司法实践中容易出现争议的刑讯逼供“等”非法方式、引诱、欺骗的界限的辨别以及“毒树之果”、重复的自白等证据资格结合司法现状进行分析认定。本文第四章中,笔者针对检察机关机关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困境,结合当前司法责任制背景,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包括:推动完善检察环节侦查监督立法、多渠道发现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根据办案实际加强非法证据的调查核实、拓宽确认认定非法证据渠道等。检察机关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参与者,应当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一种常态化的纠错机制,努力探索和创新,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依法保障人权,不断提升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其他文献
在多制式、多层异构无线网络中,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用户接入网络,将传统的多制式网络中的接入设备进行融合,形成多模可配置接入设备。本文针对多模基站中基带处理
大规模MIMO技术由于能够显著地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已成为未来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FDD大规模MIMO系统由于不具有信道互易性,当获取CSI开销巨大时,将导致系统性能受限。
新民事诉讼法总则第13条第1款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并新增第112条、第113条,就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饱人合法权益或通过诉讼、仲裁、调解
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是前苏联音乐史上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音乐社会活动家及音乐教育家。《24首钢琴前奏曲》(op.38)是一部体现着前苏联时代特
通用滤波器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是一种新的非正交多载波调制技术,被认为是取代正交频分复用(OFDM),成为5G中某些通信场景下传输波形的候选方案之
光响应流体在微型反应器阀门控制和传感器、微型生物材料和减阻传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对这类流体性能和应用的深入研究却受限于其制备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
随着反恐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快速、准确的处置突发事件成为一个世界难题。在我国,发生在昆明、新疆的暴恐事件造成了严重后果。除了恐怖分子的因素外,军警处置迟缓也是一个不
安全路线的选择是警卫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虽然警用路径的选择中通常采用“常用路线”和“备用路线”,但实际工作中大量的还是“临时路线”,路线两侧社会情况复杂,特别是道
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Cognitiv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CWSN)将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标志着我国已经将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这意味着我国乡村振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相关部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其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是重要的举措之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