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web2.0时代,随着新的网络应用的普及,逐步在网民中形成了新的网络美学观念和文化创造方式,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现象,而且还与现实生活经常性地产生互动,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一时期,网络文化环境下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了新的鲜明的特点,引发了全社会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综合前人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提出网络文化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人们在互联网上一切思想、行为、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总和,以及网络对人本身和现实反塑造的一切结果。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就是从网络社会条件下人的价值观念、心理状况和人格特点出发,来研究人的网络化生存状况。本文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网络文化现象进行探究,分别是:网络语言——介入网络文化生活的语言表征,自媒体——推进信息传播变革的全新阵地,客文化——网民个体寻求身份认同条件下的集体归属,网络恶搞——游戏心态下网民的心理症候。同时,对网络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正负双向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针对目前网络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给出了解决对策。一是通过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文化产品建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二是通过建立预警、控制、恢复三个机制,来构建基于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高校危机预防和处置模型。文章最后,提出了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问题,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证。
其他文献
反避税研究这一命题是近年来税法领域的重要课题,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学者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避税交易的盛行,关联企业作为避税的重要主体,滥用企业间的各
在我国现代化和法制化的进程中,一方面,我国的法律制度及法治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在对西方法律移植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立法及法律制度与民间社会生活之间始终存在距离和脱节;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商业贿赂早已突破单一国家的范围,在全世界蔓延,并逐步发展成为跨国商业贿赂。跨国公司作为跨国商业贿赂的重要主体,具有外部性的优势,使得单一国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人人享有基本医药卫生服务”作为步入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说明党中央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医药卫
航班延误是国际航空运输业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直困扰航空承运人和旅客的世界性难题。航班延误不但会给旅客带来诸多不便,增加其旅行成本、甚至错失商机,也会影响航空承运人的服务
基于将伪造货币罪置于行为犯模式下所遇到的认定难题,即法律条文对犯罪对象、特定目的等认定因素规定的不明确以及因前后出台规定的不同导致司法实践中认定的混乱。归其原因